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选修②《化学与技术》第二十章 走进化学工业学案45 走进化.ppt

选修②《化学与技术》第二十章 走进化学工业学案45 走进化.ppt

  1. 1、本文档共1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修②《化学与技术》第二十章 走进化学工业学案45 走进化.ppt

2.化学原理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1)增大反应速率的措施 ①升高温度;②使用催化剂;③在沸腾炉中燃料燃烧时,将原料粉碎,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逆流原理的应用 沸腾炉中原料从炉顶落下,热空气从炉底吹入,使原料与助燃气体充分接触,反应进行彻底;吸收塔中使用大量耐酸瓷环(片),浓硫酸从塔顶喷下,三氧化硫气体从塔底吹入,提高吸收程度? (3)热交换原理的应用 由于 是放热反应,在接触室内使用热交换器,用反应后热的气体预热接触室的原料气,达到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4)循环操作原理的应用 由于 是可逆反应,尾气中还有一定的SO2和O2,再通过一定措施将这部分气体送回接触室,提高原料利用率,同时减少废气排放? 特别提醒:①在生产中常用过量空气是为了增大O2的浓度,提高SO2的转化率? ②常用浓H2SO4而不用水吸收SO3,是由于水与SO3反应易形成酸雾,吸收速度慢,且腐蚀设备? 3.生产中的“三废”处理 (1)尾气吸收 H2SO4工业的尾气主要是SO2? SO2+Ca(OH)2===CaSO3+H2O CaSO3+H2SO4===CaSO4+SO2↑+H2O (2)污水处理 不同化工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水,杂质不同,要根据杂质的性质不同,采用不同的物理化学方法,如酸碱中和法?重金属离子沉淀法等? (3)废渣的处理 根据废渣的成分进行综合利用?如硫酸工业的废渣可用来作为炼铁的原料?提炼贵重的有色金属?作水泥原料或用于建筑材料? 二?合成氨工业生产及适宜条件的选择 1.反应原理 2.基本生产过程 (1)造气 ①N2:来源于空气 ② (3)合成:使原料气进行化学反应合成氨?及时分离出氨气,剩余气体再送回合成塔,循环利用? (4)“三废”处理 ①废渣:主要是煤渣和炭黑,可用作肥料的原料和建筑材料? ②废气:主要是H2S?SO2和CO等有害气体?可用直接氧化法?循环法等回收技术处理,CO2可作为生成尿素和碳铵的原料? ③废液:主要是含氰化物和氨的污水? 处理氰化物主要有生化?化学沉淀?反吹回炉等方法?处理含氨的废水可用蒸馏回收和离子交换等方法? 3.适宜条件的选择 要考虑实际生产中的动力?材料?设备等因素,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1)压强 (2)温度 (3)催化剂 使用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化学平衡采用以铁为主的催化剂? (4)循环操作 合成氨转化率较低,要采用循环操作?混合气体通过冷凝器,使氨液化,将氨分离出来,并将没有完全反应的N2和H2经过循环压缩机,再送入合成塔,使其被充分利用?合成氨工业发展的研究方向有两个方面: 特别提醒:①合成氨原料中的氮气来源广泛,扩大氢气原料的来源以降低成本? ②反应过程中的工艺条件常决定于催化剂的性能?研究高效的新型催化剂,以改变反应条件? 三?氨碱法与联合制碱法的比较 1.原料 氨碱法:食盐?氨气?石灰石(经煅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 联合制碱法:食盐?氨气?二氧化碳(合成氨厂的废气) 2.主要反应原理 二者基本相同: 3.生产过程 第一步:二者基本相同;将NH3通入饱和食盐水形成氨盐水,再通入CO2生成NaHCO3沉淀,经过滤?洗涤得到NaHCO3微小晶体,再煅烧制得纯碱产品,其滤液是含有NH4Cl和NaCl的溶液? 第二步:氨碱法:NaHCO3分解放出的 滤液(含NH4Cl)与石灰乳混合加热产生的氨气回收循环利用[CaO+H2O[FY=]Ca(OH)2? 联合制碱法:在低温条件下,向滤液中加入细粉状的氯化钠,并通入氨气,可以使氯化铵单独结晶沉淀析出,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即得氯化铵产品?此时滤出氯化铵沉淀后所得的滤液,已基本上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可循环使用? 4.综合评价 (1)氨碱法:①优点:原料(食盐和石灰石)便宜;产品纯碱的纯度高;副产品氨和二氧化碳都可以回收循环使用;制造步骤简单,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②缺点:原料食盐的利用率低,大约70%~74%,其余的食盐随CaCl2溶液作为废液被抛弃;过程中产生了没多大用途且难以处理的CaCl2? (2)联合制碱法: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以上,应用同量的食盐比氨碱法生产的纯碱多?另外它综合利用了合成氨厂的二氧化碳和碱厂的氯离子,同时生产出两种产品——纯碱和氯化铵;过程中不生成没多大用途又难以处理的CaCl2,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大大降低了纯碱和氮肥的成本,充分体现了大规模联合生产的优越性? 1.与氨碱法比较,下列关于联合制碱法优点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提高了原料的原子利用率 B.降低了生产成本 C.减少了环境污染D.减轻了对设备的腐蚀 答案:D 解析:由于联合制碱法在生产过程中所需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