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NSFNET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大学通过网络进行研究的需要促使NSF(U.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立一个虚拟网络CSNET。 1984年,NSF开始设计一个高速网络,对所有大学和研究机构开放。NSF建立了一个骨干网,把六个超级计算机中心连接起来。56Kbps租用线路,软件使用TCP/IP技术,成为第一个TCP / IP 广域网。 1990年,MERIT、MCI和IBM公司成立一个非赢利机构ANS(Advanced Networks and Services)管理NSFNET,把骨干网带宽从1.5Mbps升级为45Mbps(ANSNET)。 1991年,NREN(Nation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al network)启动,研究NSFNET的下一代,目标是达到G比特。 1995年,ANSNET卖给America Online。单一骨干网结构被商业驱动的、竞争的多骨干网结构替代。 X.25 分组交换网 70年代,CCITT推出X.25标准,为公用包交换网和用户之间提供接口。 X.25面向连接,支持交换虚电路和永久虚电路。 X.21(物理层协议) X.3 / X.28 / X.29 DTE: Digital Terminal Equipment DCE: Digital Circuit Terminating Equipment PAD: Packet Assembler and Disassembler DCE DCE High-Level Functions Packet Level Frame Level Physical Level High-Level Functions Packet Level Frame Level Physical Level PAD T DTE DTE X.25 X.29 X.3 X.28 Frame Relay,B-ISDN 和 ATM 帧中继产生背景: 通信线路越来越快速、可靠,计算机越来越快 速、便宜,底层通信协议变得越来越简单,大部分工作由用户计算机来做,底层协议只需提供一条源到目的的通路即可。 帧中继,面向连接,提供最少的基本服务。 B-ISDN 和 ATM 宽带综合服务数字网 B-ISDN(Broadband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产生背景:多种网络共存(POTS, Telex, SMDS, DQDB, Frame Relay, …),电信公司想统一成一个网络B-ISDN。 B-ISDN的技术基础是异步传输模式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 异步传输,没有主时钟。 传输单元是短的、定长的包,称为信元(cell)。 面向连接 速率主要有两种:155M,622M 网络服务 文件传输服务 电子邮件服务 信息检索服务 超文本浏览服务 计算资源服务 … OSI模型中的层次—物理层 物理层协调在物理媒介中传送比特流所需的各种功能。 物理层涉及到接口和传输媒体的机械的和电器的规约,定义了这些物理设备和接口为所发生的传输所必须完成的过程和功能。 物理层协议涉及的内容 接口和媒体的物理特性 比特的表示(1、0如何转换为电、光信号) 数据率(一个比特的持续时间) 比特的同步(时钟同步) 线路配置物理拓扑 传输方式(单工、双工) 10101001011 L2数据 从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传输媒介 10101001011 L2数据 到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OSI模型中的层次—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将物理层转换为可靠的链路,它使物理层对上层(网络层)看起来好像是不产生差错的。 数据链路层协议涉及的内容 成帧 物理编址 流控制 差错控制 接入控制 L3数据 从网络层 数据 链路层 L2数据 T2 H2 帧 L3数据 到网络层 数据 链路层 L2数据 T2 H2 帧 到物理层 从物理层 OSI模型中的层次—网络层 网络层负责将分组从源站交付到目的站,其间可能要跨越多个网络(或链路)。 数据链路层是同一网络(链路)上的两个系统之间分组的交付,而网络层则是确保每一个分组能够从其起点到达目的地。 网络层协议涉及的内容 逻辑编址:跨越网络边界的全网逻辑编址 路由选择:对独立网络或链路互联的网络,分组选择传输路径或交换的方法。 L4数据 从传输层 网络层 L3数据 H3 分组 L4数据 到传输层 L3数据 H3 网络层 分组 到数据链路层 从数据链路层 OSI模型中的层次—传输层 传输层负责将完整的报文进行从源到目的(端到端)的交付。 网络层监督单个分组端到端的交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风电项目考察报告编制模板.docx VIP
- 肝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pdf VIP
- 发那科Line tracking-追踪说明.pdf VIP
- 2025至2030玻璃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VIP
- 5.2《大学之道》课件(共39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VIP
- 椭圆标准方程导学案.doc VIP
- 单片机烟雾检测报警系统设计方案.docx VIP
- 发那科机器人Line Tracking(直线追踪)FANUC.pdf VIP
- 眼的组织解剖和生理-医学课件.ppt VIP
- 2025年警务辅助人员招聘考试(时事政治+公安基础知识)题库.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