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意象”在中国美学史上并非一个陌生的概念
古典品格 雅致情怀
——陈敬容诗歌传统意象的解读
李春秋
内容摘要:“九叶”之一的陈敬容一直在富有民族色彩的意象中体会古典主义的诗情画意。作为中国式现代派诗人,她虽然毫无例外地吸收、借鉴了西方现代派诗歌的表现技巧,但骨子里仍浸润着传统诗歌的精魂,涌动着新古典主义的血液。在她为我们提供的每一份忧郁美丽、真诚精致的艺术范本中,均可以感受古典诗歌的精髓熠熠生辉。
关键词:陈敬容 诗歌 古典品格 传统意象
一
“意象”在中国美学史上并非一个陌生的概念。中国古代文论中早有“意象”一词,如《周易·系辞》曾提出“圣人立象以尽意”【1】的原则,这里的“意”指具体的事物,“象”指抽象的感情。但在诗歌理论范畴中,最早提出“意象”概念的是刘勰,他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出“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的说法,即在创作构思中须对审美观照中的意趣、情志和浮现于脑际的外物形象相结合而成的审美意象进行加工,且将其视为“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2】强调意象为创作构思之基本准则。
由此,文学上意象的含义已经确定,它是诗人内在情思与外在物象的结合体,是诗人的审美意识与客体审美特征的有机统一。意象使诗歌蕴含丰富的暗示和象征意味,令诗情真挚、诗思隽永,它的选择可以折射出诗人的诗歌精神及其走向,而它演变的轨迹实际上也就是诗人努力向自己的诗歌精神目标行进的心灵历程。曾经有许多诗歌很容易就被人们淡忘了,但它营造的某个意象却久久地萦回在人们的脑海,时时给人以惊异与振奋。
二
相较于新月派与象征派诗人,40年代的九叶诗人似乎具有更明确的“反传统”意图,其诗歌意象的构成,也大多择取现代生活形象锻造而成。但是,它同样“不可能拒绝传统,也不可能完全抛弃传统,否则,其艺术价值就会受到艺术发展的严峻挑战”,【3】它必须从中国古典诗歌中寻求精神支持。因此,对于诗歌中的传统意象,九叶派注重融入现代人的感知体验,设法让它们获得现代感,以便融进主体的现代生活形象之中。
然而,个体的差异又是存在的,九叶派中“以蕴藉明澈、刚柔相济为特色的最优秀的抒情女诗人之一”【4】的陈敬容对唯美的古典诗词似有较多偏爱。“多少朝代在他的身边升起又降落了/而把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而他永远无言地跟在犁后旋转,/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是同样的受难的形象凝固在路旁。”【5】仿佛诗中所言,中国古典诗歌千年的积淀为现代诗人提供一份难以穷竭的资源,引领他们在犁后跟随,旋转,陈敬容就是其中一位。作为中国式现代派诗人,她虽然毫无例外地吸收、借鉴了西方现代派诗歌的表现技巧,但骨子里仍浸润着传统诗歌的精魂,涌动着新古典主义的血液。在她为我们提供的每一份忧郁美丽、真诚精致的艺术范本中,均可以感受古典诗歌的精髓熠熠生辉。
《盈盈集》和《交响集》中的大部分诗作与中国传统诗学“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抒情模式,特别是将感性消释于自然意象之中,追求物我合一的唐诗宋词传统相暗合。但诗人对古典诗词的学习与借鉴,重融化活用而少直接承袭,无论写黄昏的冷雨,还是寂寞的足音;写轻盈的飞鸟,或是晶圆的珠贝,她都能如盐溶水不着痕迹地消化吸收古典诗词,使其作品植根于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中,并散发出古朴的清香。有些诗乍看是现代新诗,但仔细品味就会发现已经融入了古诗词的艺术形式,流淌着一份温和节制的古典式情感。女诗人借用从统意象中吸取的灵感,常常停步于一片风,迷失于一声钟,或怅望蓝空,或从一株草、一棵松啜饮一丝碧意,传统的意象传达出诗人既温婉含蓄又敏锐细腻的情感体验,从而营造出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空灵境界。
从对传统的继承而言,陈敬容与中国古代诗人在意象选择与情感渗透上有着鲜明的共性。其中,对自然物象的钟情,与自然物象相亲相近的情志这一共性表现得尤为突出。在中国古代哲学文化观念中,“自然物象是具有人本意义的,人与自然有着自然感性生命的同一。自然物象与人之间的血肉联系,人的心灵世界和外在物象的感性品质之间构成了一种互相映照、感应的关系。因此,主体心灵总能在外在物象中找到内心情感的对应。”【6】苏轼曾说,“寓意于物则乐,留意于物则病”,意即诗人多在具体的物象间悟道达意、表情意志的现象。中国古代诗人不仅喜爱将自然意象作为歌咏对象,而且善于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物我相融。如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人与山相对无语,含情脉脉;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人与山情貌相通,心心相印;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凄艳的落日与黯淡的心情相互对应,融为一体。
这种深深烙印着中国文化意识的独钟自然意象的审美倾向,在陈敬容这类超越新旧对垒的文化价值观的现代主义诗人作品中有鲜明的表现。如小诗《十月》,虽无一“思”字,但思乡情意之浓、之切、之幽、之郁,均从那纸窗外的风竹、悠远的笛声、茫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上课用)第四讲 增词译法和省词译法.ppt VIP
- 2025年公务员初任网络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秋季新修订教材】统编语文三上第七单元《单元整体设计 20 古诗三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VIP
-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范》GB 45673-2025 学习.pptx VIP
- 《先进功能材料》课件.ppt VIP
- 建标106-2021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pdf VIP
- T_ZLDX 001-2023 中国老年大学(学校) “游学养”建设与评价规范.docx VIP
- 金属压铸毕业设计 汽车发动机外壳金属压铸模具.pdf VIP
- 郑成功教学课件.ppt VIP
- 《照明线路的安装与检修》学习任务设计方案5教室照明电路的安装与检修学习任务设计方案.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