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岳麓版(全国)一轮复习练习: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单元提升练(六)Word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016·新疆质检)《管子·大匡》载:“赋禄以粟,案田而税,二岁而税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岁饥不税。”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
B.赋与税都是以田为征收对象
C.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D.改革赋税制度发展农工商业
解析 在材料中看不到法律,无法体现“以法律形式确立”,故A项错误;赋与税是田租和各种徭役、兵役等杂税的总称,并不都是以田为征收对象,故B项错误;“案田而税”说明按田亩的多少收税,实际上等于国家承认个人对土地的所有权,故C项正确;“工商业”材料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答案 C
2.(2016·河南六市质检)宋初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这表明宋朝的土地政策( )
A.释放了土地私有的活力
B.导致了当时的积贫积弱
C.促使其内部社会矛盾急剧恶化
D.促进了自耕农的增多
解析 好政策会推动经济发展,宋初的土地政策,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积贫积弱,故B项错误;虽然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但材料只说明了宋真宗时的繁荣升平世象,并未反映社会矛盾急剧恶化,故C项错误;“不抑兼并”只能导致地主占有大部分土地,自耕农成为兼并对象,故D项错误。
答案 A
3.(2016·陕西渭南质检)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文。”依据材料可以看出,导致田制为空文的主要原因是( )
A.唐朝手工业发展迅速 B.人口迅速增长
C.土地兼并严重 D.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 唐朝手工业发展迅速,与均田制的瓦解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均田制无法继续实施的主要原因是“承平日久,丁口滋众”,人口迅速增长,故B项正确;土地兼并严重是均田制瓦解的重要原因,但材料未体现,故C项错误;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是均田制瓦解的重要原因,但材料也未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 B
4.(2015·山东淄博二模)明末,某地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并有“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的民谣。这说明该地( )
A.手工工场普遍建立起来 B.农业生产地位降低
C.手工业实行专业化生产 D.农工商业协调发展
解析 手工工场是存在雇佣关系,材料没有体现雇佣关系,故A项错误;“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说明农业生产在该地占重要地位,故B项错误;从材料“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说明手工业实行专业化生产,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农业、手工业状况,没有体现商业,故D项错误。
答案 C
5.(2015·山东实验中学二模)明朝湖州市某农户家庭一年的经营状况如下表:
经营项目 数量 产 量 收入(白银) 稻 30亩 90石 90两 桑 10亩 养蚕600个(卖出250个,织绢120匹) 125两 家禽 58头 (略) 55两 从材料最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这是典型的小农经济 B.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C.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D.湖州地区丝织业较发达
解析 材料表明这是“家庭”的经营状况,经营内容有“耕”(稻)有“织”(绢),具有明显的小农经济特征,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给出的是单个家庭收入的构成情况,看不出国家政策的影响,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材料中农民养蚕卖出接近一半,另外收入是按照白银来统计,客观上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比较发达,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该农户种桑养蚕、卖出原材料将近一半、自己织绢等收入几乎相当于总收入的一半等细节来看,当时该地区的丝织业是比较发达的,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6.(2016·湖北宜昌三模)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到希腊有妇女穿丝织衣服,出生于公元前4年的罗马悲剧作家塞内卡批评妇女穿丝绸衣服是“向公众展示身体”,公元79年因观察维苏威火山爆发窒息而死的老普林尼批评男人穿丝绸衣服“丧失男性气概”。公元555年受查士丁尼大帝派遣的两名在中国传播景教的教士成功地将中国的蚕蛹偷运回到君士坦丁堡,从此罗马终于有了自己的蚕丝业。由此说明丝绸之路开辟的原因是( )
A.古欧洲内需 B.中国的强盛
C.中间商牟利 D.张骞通西域
解析 从公元4世纪开始,古欧洲就消费了中国的丝绸,说明丝绸之路开辟的原因是古欧洲的内在需求,丝绸是奢侈品,更是地位的象征,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中国强盛,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中间商牟利,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张骞通西域,故D项错误。
答案 A
7.(2015·山东潍坊三模)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是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5讲19世纪以来的中外科教文艺(专题提升)Word版含答案.doc
-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真题汇编.doc
-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1讲现代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专题提升)Word版含答案.doc
-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2讲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真题汇编.doc
-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提升)Word版含答案.doc
-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2讲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专题提升)Word版含答案.doc
-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3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专题提升)Word版含答案.doc
-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3讲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真题汇编.doc
-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4讲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专题提升)Word版含答案.doc
-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5讲工业文明的兴起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专题提升)Word版含答案.doc
- 高考历史岳麓版(全国)一轮复习练习:第5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15讲Word版含答案.doc
- 高考历史岳麓版(全国)一轮复习练习: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8讲Word版含答案.doc
- 高考历史岳麓版(全国)一轮复习练习: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9讲Word版含答案.doc
- 高考历史岳麓版(全国)一轮复习练习:第7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单元提升练(七)Word版含答案.doc
- 高考历史岳麓版(全国)一轮复习练习: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20讲Word版含答案.doc
- 高考历史岳麓版(全国)一轮复习练习:第7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24讲Word版含答案.doc
- 高考历史岳麓版(全国)一轮复习练习:第7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22讲Word版含答案.doc
- 高考历史岳麓版(全国)一轮复习练习:第7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23讲Word版含答案.doc
- 高考历史岳麓版(全国)一轮复习练习:第8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提升练(八)Word版含答案.doc
- 高考历史岳麓版(全国)一轮复习练习:第7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25讲Word版含答案.doc
最近下载
- 本田裂行维修手册全一本_本田SDH125T-31摩托车维修手册.pdf VIP
- 新22G04 钢筋混凝土过梁.docx VIP
- 【培训PPT】水肥一体化技术及应用.pptx
- 附录一、卫生部颁《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草案).pdf VIP
- (完整版)仁爱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doc VIP
- 2025年部编人教版(统编版新教材)八年级初二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 植物基因技术(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工程所有课件).ppt VIP
- 电子商务基础(第2版)全套PPT课件.pptx
- 《感染性休克》ppt课件.pptx VIP
- 2019版南方区域AGC发电单元调频指标计算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