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精神病学复习探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 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精神障碍: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 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核心-外围: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性疾病-人格、适应不良等问题。 心身疾病:一组与精神紧张有关的躯体疾病。具有器质性病变的表现或确定的病理生理过程所致的 临床症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中有相对重要的作用。 脑神经化学:神经递质:①小分子,单胺类;②大分子,内源性阿片肽、P物质。受体:①配体门控 通道②G蛋白偶联受体。神经递质通路:①5-HT②DA③NE。 可塑性:神经系统的重要特征,脑的复杂性在于其结构与化学活动处于变化之中。是行为适应的生 物学基础。宏观上表现为脑功能;微观水平有神经元突触、神经环路的微细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精神障碍的病因学:生物学因素:①遗传与环境因素②神经发育异常③感染。心理、社会因素:① 应激②人格特征。 精神障碍分类的基轴:目前主要依据症状表现,也可根据病因。 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包括内涵标准和排除标准两个主要部分。内涵标准包括症状学、病情严重程 度、功能损害、病期、特定亚型、病因学等指标,其中症状学指标是最基本的,分为必备症状和伴 随症状。症状标准、严重程度标准、病程标准、排除标准。 多轴诊断:采用不同层面或维度来进行疾病诊断的一种诊断方式。DSM-IV共有5轴,①临床障碍② 个性障碍、精神发育迟滞③躯体情况④社会心理和环境问题⑤全面功能评估。 10.等级诊断:①按疾病症状严重性,器质性障碍、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神经症、人格障碍;②按 当前急需处理、治疗的疾病情况。 11.常用精神障碍分类系统:①疾病及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ICD-10;②美国精神障碍分类系统,DSM-IV;③中国精神障碍分类系统,CCMD-3。 12.精神症状: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称之为 精神症状。 判断:①纵向比较;②横向比较;③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特点:①症状的出现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②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③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④症状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影响因素:①个体因素②环境因素。 精神病理学:研究精神症状及其产生机理的学科称为精神障碍的症状学,即精神病理学。 感知觉障碍:①感觉障碍: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癔症;⑴感觉过敏。⑵感觉减退、感觉缺失(癔症,转换性症状)。⑶内感性不适(体感异常),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适和(或)难以忍受的异样 感觉,如牵拉、挤压、游走、蚁爬感等,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和躯体化障碍。 ②知觉障碍:⑴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病理性错觉常在意识障碍时出现,多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的 谵妄状态。⑵幻觉,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官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常与 妄想合并存在;幻听(评论性、议论性、命令性-精神分裂症)、幻视(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的 谵妄状态)、幻嗅(精分、器质性损害)、幻味、幻触、内脏幻觉。幻觉分类:真性幻觉、假性幻 觉;功能性幻觉、反射性幻觉、入睡前幻觉、心因性幻觉。⑶感知综合障碍,视物变性症(显大 症、显小症)、空间知觉障碍、时间感知综合障碍、非真实感。 思维障碍:正常思维特征:①目的性②连贯性③逻辑性④实践性。 ①思维形式障碍:包括联想障碍 及思维逻辑障碍。⑴思维奔逸(观念飘忽),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容丰富生动。⑵思维迟 缓(联想抑制),联想速度减慢、数量减少和困难。⑶思维贫乏,联想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 乏。⑷思维散漫,思维的目的性、连贯性和逻辑性障碍。⑸思维破裂,概念之间联想的断裂,建立 联想的各种概念内容之间缺乏内在联系。⑹病理性赘述,思维活动停滞不前迂回曲折,联想枝节过 多,做不必要的过分详尽的累赘的描述。⑺思维中断(思维阻滞)、思维剥夺。⑻思维插入、强制 性思维(大量无现实意义的联想)。⑼思维化声。⑽思维扩散、思维被广播。⑾象征性思维,概念 转换,以无关的具体概念代替某一抽象概念,不经患者解释,旁人无法理解。⑿语词新作。⒀逻辑 倒错性思维。⒁强迫观念、强迫性思维。 ②思维内容障碍,妄想,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理 推理和判断,特征:⑴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移;⑵妄想内容 均涉及患者本人,总是与个人利害有关;⑶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⑷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 历而有所差异,但常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原发性妄想-继发性妄想,系统性妄想-非系统性妄想。 ⑴被害妄想。⑵关系妄想。⑶物理性妄想、被控制感。⑷夸大妄想。⑸罪恶妄想。⑹疑病妄想,虚 无妄想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