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明两代诗话探讨陈子昂地位的迥异.docVIP

从唐明两代诗话探讨陈子昂地位的迥异.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唐明两代诗话探讨陈子昂地位的迥异.doc

从唐明两代诗话探讨陈子昂地位的迥异   摘 要: 陈子昂是盛唐气象的引领者,其在唐代有很高的文学地位,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到了明代,陈子昂在文学界的地位一落千丈。目前学界多对陈子昂在唐代的地位进行分析,其在明代的地位明显不及唐代,对这一现象鲜有探讨。作者认为陈子昂在明代的地位远不及唐代高,而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关键词: 陈子昂 唐代 明代 地位   陈子昂开一代之风气,他在《与东方左使虬修竹篇序》中提倡“汉魏风骨”和“正始之音”,一扫齐梁间诗的迤逦之风。因此他在唐代备受推崇。不仅张九龄有对其《感遇》诗的模仿,即使李白、白居易也以组诗《古风》和讽喻诗继承发扬了其所推崇的汉魏风骨,各类诗人、诗话中对他的评价亦颇高。可以说,在唐代,陈子昂绝对稳居大家之位。可是到了明代,无论是从各类诗话对陈的评价,还是从其作品的接受方面看,陈子昂在明代人眼中已经算不得大家。导致这样变化的原因正是本文所要重点说明的。   一、唐代陈子昂大家地位的确立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恢宏的篇章,文士武将都欲在这个开疆拓土的朝代里大展身手。这样强盛的时代需要与其相匹配的文化承载,显然,在陈子昂之前的文学风气太过萎靡,即使“四杰”也没有振兴起担得时代大任的诗风。这时陈子昂听到了时代的呼声,率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高举复古大旗,他在《与东方左史虫修竹篇序》中说:“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遗迩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①他将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联系起来,反对没有风骨、兴寄的作品,对之前的浮靡文风来了一次大清扫。这集中体现在以《感遇》为代表的五言古诗上。   胡应麟的《诗薮》曰:“子昂《感遇》,尽削浮靡,一振古雅,唐初自是杰出。”②183陈子昂的《感遇》诗题材广泛,多为“忧生之嗟”,如《感遇》其二、其七、其十、其十二等篇。亦有对朝政的分析和建议。如《感遇?三十五》,此诗是与子昂上谏书同时作的,反应穷兵黩武对士兵和百姓带来的伤害,痛斥当政者的失策。同类题材的还有其三、其三十七。再有一类是对社会侧面的反应。如其《感遇?三十五》:“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谁言未亡祸,磨灭成尘埃。”此诗是子昂从军边塞,对匈奴未灭、中国未可安卧的感慨。卢藏用在《陈伯玉文集序》中曰:“宋、齐以来,盖憔悴透选,陵颓流靡。至于徐、庚,天之将丧斯文也。后进之士,若上官仪者,继踵而生,于是风雅之道,扫地尽矣……道丧五百岁而得陈君……崛起江汉,虎视函夏,卓立千古,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卢藏用给了陈子昂最高的评价,后来皎然在《诗式》中反驳卢藏用曰:“司马子长自序云: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五百岁而有司马公。迩来年代既遥,作者无限。若论笔语,则东汉有班、张、崔、蔡;若但论诗,则魏有陶(案:应作曹。)、刘、三傅,晋有潘岳、陆机、阮籍、卢湛,宋有谢康乐,陶渊明、鲍明远,齐有谢吏部,梁有柳文畅、吴叔岸,作者纷纭,继在青史,如何五百岁之数独归于陈君乎?卢藏用欲为子昂张一尺之罗,盖弥天之宇,上掩曹、刘,下遗康乐,安可得耶?”③皎然论诗重形式,轻内容,所以他对陈子昂菲薄齐梁,推崇汉魏,从精神实质上端正唐诗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但这仅为他的一家之说。唐代的其他文人对陈子昂多为赞美之词。如柳宗元《杨评事文集后序》曰:“文有二道:辞令寨贬,本乎著述者也;导扬讽喻,本乎比兴者也……唐兴以来,陈抬遗。”白居易的《与元九书》云:“唐兴二百年,其间诗人不可胜数。所可举者,陈子昂有《感遇诗》二十首,鲍防有《感兴》诗十五首。”刘?d的《旧唐书?陈子昂传》载:“文辞宏丽,甚为当时所重。”④虽然刘?d对陈子昂其人品有“偏躁”之讥,但是他肯定了陈子昂的文采。   唐代对陈子昂《感遇》的模拟之作很多。看一个诗人是否被当时诗坛所接受,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其作品的接受程度。陈子昂的《感遇》三十八首在唐代的模拟作先后有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李白的组诗《古风》、鲍防的《感遇》十八首及柳宗元、权德舆以《感遇》之作抒发自己不遇的悲愤。这其中鲍防《感遇》十八首虽已不可见,但从《鲍防碑》记“公赋《感遇》十七章,以古之正(一作名)法,刺讥时病。丽而有则,属诗者宗而诵之”可以窥测其诗必是取陈诗针砭时弊的特点。   张九龄的《感遇》其一:“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全诗有种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以草木之心自喻。周敬评价此诗曰:“曲江公诗雅正沉郁,言多造道,体含风骚,五古直追汉魏深厚处。”张九龄《感遇》其四:“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