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发展的禹州中医产药业.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蓬勃发展的禹州中医产药业

蓬勃发展的禹州中医药产业 禹州市地处中原腹地,背扼伏牛山系,俯瞰豫东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岗、平地形地貌错落有致,山水园林风光秀丽。全市辖26个乡镇(办)、657个行政村,面积1500平方公里,人口125万。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陶瓷文化之乡、中国大禹文化之乡、省级文明城、省级卫生城、省级园林城,是河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首批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保平安、促发展、抓保障、争示范”的工作思路,强力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2.2亿元,增长13.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6.5亿元,增长16.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1亿元,增长2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38元,增长11.7%;农民人均纯收入7565元,增长12.5%;中药材种植面积40余万亩,年流通量突破50亿元;中成药、西药每年的流通量在30亿元左右。在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排名第64位,在2010年度“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中居第74位,继续保持“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称号。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秉承悠久的历史传统,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以河南省被国家确定为中医药现代化建设省份为契机,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目前,中医药产业己发展成为主业突出、内涵丰富、门类齐全、经济效益明显的特色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药业文化优势。市委、市政府以药源、药魂、药都为主题,注重药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断加强对黄帝、朱棣、褚澄等圣贤大医在禹州研究医学活动遗迹的系统整理,把唐代药王孙思遂作为禹州千年药都发展的主线,突出了药王文化研究和学术研讨内容,并对逍遥观、药王祠、周定王陵、怀帮会馆、十三帮会馆等一批中医药文物的修缮与保护。丰富了文化内涵,形成了系统的药业文化体系。 二、营销网络优势。禹州药市始于唐,盛于明清,明太祖时就是全国四大药都之一,清乾隆年间达到鼎盛时期。禹州至今还保存着“药王祠”、“药行街”、“怀帮会馆”、“十三帮会馆”等禹州药市兴盛时期的古迹。现在的禹州市中药材专业市场经过市政府的两度升级改造,已形成占地400余亩,街道三纵十三横,三层以上经营2000余间的现代化专业市场,截止目前,市场己有固定药商650余家(工商局注册),从业人员2万余人,上市品种2600余种,年交易额达到50亿元,购销触角延伸到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各地。为加强横向联合,活跃医药经济,进一步提高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在同行业中的地位,扩大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推动禹州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自2002年以来,禹州市委、市政府己连续举办八届以“文化、和谐、共赢、发展”为主题的药王孙思邀医药文化暨中医药交易大会,并借助盛会平台,其它合作领域签约逾百亿元,成为禹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产业。 三、中药资源优势。中药材生产的规模化、基地化种植,为专业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2010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0.1万亩,主要有牛蒡子、杭白菊、迷迭香、金银花、连翘、木瓜、地黄、杜仲、山茱英等200多种,其中木本药材近30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25个,被河南省农业厅、河南日报社评选为“河南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2005年,禹白芷、禹南星、禹白附、豫西丹参四个品种取得国家道地药材原产地地域保护。 四、产业基础优势。禹州具有悠久的中药材采集、加工历史,以“加工精良、遵古炮制”而著称于世,在“浸、泡、锻、垠、炒、炙、蒸、煮”等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在国内久享盛誉,为中医药加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先进的加下技术和广泛的营销网络。 禹州市规划了面积19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定位为中医药食品和机械装各业。我们将充分利用传统优势,依靠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名商、大商投资药业,兴办实体,尽快形成主业突出、技术先进、科研含量高的企业集团和龙头骨千企业,加快经济方式转变,做大做强药业产业,打造国内一流的“中原药谷”。 五、存在的问题 中药材行业受等众多因素制约,还存在以下不可忽视的问题: 1、是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如2011年由于早春低温,春夏干旱,加之农业基础设施不健全,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已成为制约中药材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市的很多药材种植在丘陵岗区,因种植区域无水利设施,农民靠拉水种植中药材,加之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不仅严重影响中药材的适时播种,而且也严重影响种植面积的落实。如今年规划种植迷迭香1.2万亩,由于干旱缺水,尽管采取了种种的场中措施,只种植了9000亩,占计划面积的75%。 2、是生产成本增加。农村劳力缺乏,种植成本的提高,也严重影响中药材种植的发展,尤其是需用劳力较多的高效益药材的发展。以杭白

文档评论(0)

wj384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