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自身抗体的检测与临床意义.doc

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自身抗体的检测与临床意义.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自身抗体的检测与临床意义

描述:目的:检测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4月-2011年3月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部慢性HBV感染患 者190例,其中4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18例慢...   【摘要】?目的:检测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4月-2011年3月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部慢性HBV感染患 者190例,其中4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18例慢性重型肝炎(CLF),102例乙肝后肝硬化(LC),25例原发性肝癌(HCC),以30例健 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速率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血清ANA、ENA谱、RF。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 (HBV-M),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并常规测定ALT、AST、TBIL、ALB。结果:慢性HBV感染者自身抗体的总检出率32.1%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HB、CLF、LC、HCC组的自身抗体检出率分别为24.4%、 27.8%、33.3%、44.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HBV DNA阳性与阴性组自身抗体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HBV感染者自身抗体阳性与性别无明显关系,与年龄、肝功能损害程度 有密切关系(t年 龄=2.37,P=0.019;tALT=4.33,P=0.000;tAST=2.60,P=0.01;tTBIL=3.53,P=0.001;tALB=-2.47,P=0.014)。 结论:慢性HBV感染可诱发自身免疫性反应,导致多种自身抗体的产生。这种自身免疫性反应与感染者的性别、病毒复制无关,与年龄、肝功能损害程度有关。   目前乙肝病毒感染呈世界流行趋势,其中我国为高流行高发病区,大约有1.2亿人携带乙肝病毒。乙肝病毒感染可导致病毒性肝炎,易慢性化并逐渐 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衰竭、肝癌,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慢性HBV感染后,临床上按病程可分为: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肝癌等。目前认 为,乙肝病毒感染后作用于宿主,通过宿主的免疫应答,尤其是细胞免疫应答清除乙肝病毒。在急性感染过程中,通过免疫反应清除病毒,炎症迅速康复。但在慢性 感染过程中,往往由于免疫调节紊乱,可以产生免疫耐受、免疫损伤和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病情迁延不愈。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慢性HBV感染者体内存 在多种自身抗体,表明自身免疫反应可能参与慢性HBV感染者的发病机制中。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生和发展可能涉及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包括自身抗 体应答和自身反应性T细胞应答。自身免疫在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病情转归及癌变中的作用正日趋受到人们的重视。为进一步探讨慢性HBV感染后引发自 身免疫反应的机制及自身抗体对肝脏功能损害的病理意义,笔者分析了190例慢性HBV感染患者的血清自身抗体(ANA、ENA谱、RF)特点,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4月-2011年3月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部收治的19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CHB)组45例,男40例,女5例,年龄19~67岁,平均(37.71±13.07)岁;慢性重型肝炎组(CLF)18例,男17例,女1例,年龄 21~68岁,平均(41.17±12.99)岁;肝硬化(LC)组102例,男77例,女25例,年龄20~80岁,平均(50.77±13.41) 岁;原发性肝癌(HCC)组25例,男20例,女5例,年龄31~74岁,平均(48.72±12.23)岁。慢性重型肝炎诊断符合2000年9月西安会 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后肝硬化诊断符合200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乙型 肝炎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原发性肝癌诊断按全国统一教材内科学第7版诊断标准。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25例,女5例,年龄 20~50岁,平均(32.82±9.52)岁。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病毒性肝炎(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自身免疫性疾病、艾滋病,近3个月未用免疫 制剂(包括干扰素)。且所有患者入院后第2天空腹抽血查肝功能、自身抗体(ANA、ENA谱、RF、免疫球蛋白、C3)、HBV-M、HBVDNA,血清 标本分别送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生化科、免疫实验室、感染科实验室检测。四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HBVDNA的检测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HBsAg、HBsAb、HBeAg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