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讲堂汽化冷却技术答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加热炉汽化冷却系统常见故障及解决措施 长材部李双来 二、加热炉汽化冷却系统工作原理 三、汽化冷却系统事故实例、原因分析、解决措施及改进后运行效果 一、汽化冷却技术应用现状 四、汽化系统需要关注的几个要点 一、汽化冷却技术应用现状 加热炉汽化冷却技术是一项成熟技术,并被广泛应用到各种类型轧钢加热炉和其他领域,但是由于很多地方企业没有熟练掌握汽化冷却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无论从设计、施工、运行完全听从于设计方和施工方的意见,这样就往往将设计及施工缺陷的隐患带到了运行阶段。 汽化冷却技术应用现状 一般存在缺陷的加热炉汽化冷却系统运行1~3个月、20天甚至更短时间,炉内汽化冷却水管就会出现开裂漏水现象,被迫停炉检修,这些企业并未认识到其严重性,更谈不上认真查找事故原因,仅仅将开裂水管焊好或更换局部水管又开炉生产,运行一段时间又出现重复事故。只要未排除隐患,此类事故就会不断循环发生,追其根源就是设计缺陷、施工过程中留下的质量隐患、运行不合理所致,这些情况的存在会给许多企业带来越来越大的经济损失和频繁的停产事故。 二、加热炉汽化冷却系统工作原理 汽化冷却系统分为自然循环和强制循 环两种形式。由于推钢式加热炉水梁回路较简单,各路循环阻力小且差异不大,多数采用自然循环形式,也有少数采用强制循环。而步进式加热炉水梁系统结构复杂,各路循环阻力大且差异也较大,必须采用强制循环泵进行强制循环才能保证水梁安全冷却。 加热炉汽化冷却系统工作原理 加热炉汽化冷却系统工作原理 汽化系统分为自然循环和强制循环两种方式。 由上图所示,自然循环方式,一般用于推钢式加热炉,炉内水管为被冷却体,它与下降管、上升管、汽包组成一个回路。在回路中,炉内水管受热后其内部水逐步汽化,在炉内水管和上升管中充满汽水混合物,在下降管中则是从汽包中汽水分离后的水。由于水的重度大于汽水混合物的重度,因此下降管与上升管间就产生了推动力,形成了自然循环。参与循环的水只有少部分变成蒸汽得到利用或放散,其余的水回到汽包后再次参与循环。 由于步进式加热炉汽化回路较复杂,系统阻力大,必须采用强制循环方式,循环系统内只是增加了循环泵做为循环动力。 加热炉汽化冷却系统工作原理 汽化冷却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参数: 1)循环流速 各个冷却回路中水流动速度必须保证大于1.2m/s。这个速度属于临界流速,即小于此流速,管壁内侧上部形成蒸汽层,影响水对管壁上部的冷却,严重时产生局部过热沸腾,使管壁过热,降低其强度甚至造成开裂事故。强制循环汽化系统,视不同情况一般选择经济安全流速1.6~1.8m/s。 加热炉汽化冷却系统工作原理 2)循环倍率 循环倍率即系统单位时间内的水循环量与蒸发量的比值,循环倍率=水循环量/蒸发量。自然循环冷却此值一般选择12~20,不得小于12,否则就不能保证水梁冷却效果,造成事故。强制循环冷却此值一般选择38~40。 三、汽化冷却系统事故实例、原因分析、解决措施及改进后运行效果 实例一 此例为步进式加热炉强制循环汽化冷却系统,开炉后炉温达到300℃左右时,发现汽化管道产生强烈的震动,经现场诊断,初步确定是部分回路流量偏低产生脉动导致的结果。 具体原因分析有以下方面: 1)循环泵流量小 在正常供水情况下计算管内额定平均流速1.3 m/s,离临界流速太近,小于1.6~1.8 m/s安全流速,再加上各路流量分配及检测偏差,有些回路实际流速小于1.2 m/s临界流速,属于设计上选定安全系数偏低问题。 汽化事故实例、原因分析、解决措施、改善效果 2)下降管开口流通面积小 检查汽包下降管开口发现与图纸不符,其流通面积小于下降管断面积,加大了流通阻力,进一步降低了循环泵正常工作流量,属于现场施工存在严重的原则性质量问题,未把握住关键技术原则。 两个致命的因素叠加使部分回路内实际流速小于1.2 m/s的临界流速,此系统带有重大隐患运行,因此热态时出现强烈的震动也是必然结果,在高温状态下短时间内炉内水梁就可能发生开裂、坍塌的严重后果。 汽化事故实例、原因分析、解决措施、改善效果 提出以下解决措施: 1) 更换循环泵,加大额定流量,由300m3/h变为400m3/h,计算管内额定平均流速≥1.7 m/s,处于安全流速范围。 2) 如下图所示,重新调整汽包内下降管进水口,加大断面,使其流通面积大于下降管流通面积。 汽化事故实例、原因分析、解决措施、改善效果 汽化事故实例、原因分析、解决措施、改善效果

文档评论(0)

奇缘之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