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旅游影响答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水体的消极影响 破坏方式 旅游企业排放的污水 旅游者向水体中抛投的垃圾 旅游船舶泄露的机油、柴油 危害 水体浑浊,观赏质量下降 水体富营养化,滋生病菌和有害水生生物 地表水和地下水水位下降,影响正常生活 案例 长江重庆段船舶产生的垃圾300吨/日,多为旅游活动产生,部分直接抛入长江,形成漂浮物, 污染江水, 威胁三峡船闸通航和发电 案例 案例 富营养化(蓝藻)的滇池 三峡库区的漂浮物 对植物的消极影响 游客践踏影响植被的生长与繁殖,导致植被覆盖率减少,影响植物的种群及群落组成 长白山天池附近大部分植被已经消失,历史上不存在的物种如蒲公英等已经侵入进来 游客不文明行为的破坏 采摘 攀爬 乱刻乱划 各类旅游设的施修建造成的植物破坏 长白山天文峰停车场周围难以找到任何植物,盖度小于10% 海南岛修建高尔夫球场致使原来的天然植被铲除,大片红树林慢慢枯死 对动物的消极影响 旅游设施修建、交通工具的噪声和废气、游客的近距离观赏等改变了动物的生存环境,影响其繁殖和迁移,导致动物种类和数量的减少 每年5万游客,卧龙保护区大熊猫种群不断减少 1984~1990年,旅游活动导致扎龙湿地鸟类种类和数量大幅度下降 因部分游客品尝、购买导致目的地珍稀动物被猎杀 不当的旅游开发造成动物数量的减少 20世纪80年代后期,因各地建设蝴蝶馆,西双版纳年收购蝴蝶150万只,蝴蝶种类减少 对大气环境的消极影响 旅游宾馆 旅游饭店 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烟尘等,污染目的地大气 旅游交通工具 汽车、轮船排放的废气会污染空气 旅游区内露天堆放垃圾 细小的尘粒、粉煤灰污染空气;氨、硫化物等挥发性气体污染大气环境 某些旅游活动 宗教场所信徒和游客焚烧的香烛纸钱产生的烟雾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导致目的地生态系统失衡 旅游开发易导致自然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失衡 人工湖建设可能改变地表水流向、流量和地下水位,进而引起下游某地森林生态因缺水而趋向衰竭;另一处又可能因水量增多而变为湿地生态,其“连锁反应”还可能使某座宾馆、别墅用水紧张 旅游开发导致食物链上某环节脱节,必然引起生态失衡 旅游经营者的生产性废物和游客的生活性废物未集中处理,任其污染环境,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其结果将使环境容量越来越小,生态系统中还原者代谢功能越来越差 参考文献(4-1) [1] 张文.旅游影响——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 刘迎华,朱竑.中国旅游业综合影响研究综述[J].思想战线,2004,30(6):130-133. [3] 王子新,王玉成,邢慧斌.旅游影响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5,20(2):90-95. [4] 申葆嘉.国外旅游研究进展(2)[J].旅游学刊,1996(2):48-52. [5] 周慧颖,吴建华.国内有关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4,19(6):88-92. [6] 宋涛,牛亚菲.国外基于CGE模型的旅游经济影响评价研究[J].旅游学刊,2008,23(10):23-28. [7] 戴学锋,邓志勇.我国国际旅游业已成为逆差迅速扩大的产业[J].财贸经济,2008(8):101-105. 参考文献(4-2) [8] 辜胜阻,李华,易善策.发展旅游业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J].经济纵横,2009(5):1-4. [9] 依绍华.旅游业的就业效应分析[J].财贸经济,2005(5):89-91. [10] 秦宇.北京旅游业就业特征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7(7):37-42. [11] 刘立秋,赵黎明,王连叶.我国旅游业的关联效应及发展对策[J].天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7(3):196-199. [12] 丁焕峰.国内旅游扶贫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4,19(3):32-36. [13] 罗明义.旅游业税收贡献的分类测算方法[J].旅游学刊,2001,16(2):16-19. [14] 郭伟,柳玉清,张素梅,等.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认知态度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5):57-61. 参考文献(4-3) [15] 王雪华.论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旅游学科建设与旅游教育增刊):60-63. [16] 张晓萍,刘德鹏.人类学视野中的旅游对目的地负面影响研究述评[J].青海民族研究,2010,21(1):14-19. [17] 刘赵平.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结构框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0(1):29-34. [18] 王妙,孙亚平.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文化影响[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1,21(4

文档评论(0)

奇缘之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