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索《艳歌行》之跨文化艺术.ppt
探索漢唐樂府《 》之跨文化藝術 南台科技大學 應用日語系 指導老師:王淳美 副教授 學 生:楊家祈 497E0907 何謂南管? 南管社團皆會供奉南管樂神-孟府郎君,並於每年春秋舉行郎君祭,祭典當天上午祭拜郎君,下午進行整絃(南管會奏)。傳說清康熙皇帝,邀請閩南五位南管樂師上京祝壽獻演,演奏後皇帝龍心大悅,想留樂師於宮中,但樂師演奏了樂曲「百鳥歸巢」做暗示,而康熙也讓他們回到閩南,並賜金獅踏腳石、涼傘及「御前清客」、 「五少芳賢」的封號。在今日正式的南管演出都會擺出繡有「御前清客」的錦織和涼傘。 演奏形式 上四管演出 梨園戲 南管梨園樂舞 1996年,南管音樂家陳美娥和舞蹈家吳素君發表南管梨園樂舞《艷歌行》。 使用梨園戲的基本身段、手姿做為舞蹈語言,並將南管音樂或拆解或重新編排,去除傳統梨園戲裡的敘事部份(唱、念),只留下抒情意境,並將歌、樂、舞重新凝塑揉合。 開拓出全新的舞台視野,呈現了精緻娟秀與沉斂詩意的新南管表演美學。 艷歌行劇情 西江月引:以傳統方式上四管為開場。 音樂:西江月引 歌詞:詩經《關睢》 艷歌行 :根據傳統梨園戲中小旦的婀娜科步, 來呈現三名持扇伴遊踏青嬉戲的少女。 音樂:《八展舞》第二樂章~第五樂章 簪花記 :根據傳統梨園戲裡大旦的文雅端莊科步身段, 描述女子春鎖深閨之落寞淒凊。 音樂:《梅花操》第三樂章~第五樂章 相思吟:本段舞蹈選自梨園戲碼 《高文舉》的經典橋段 《玉真行》。並加入 南管獨有的「足鼓」 領奏,將梨園傳統大旦 身段《十八步雨傘科》 和著歌,表現出女子旅 途滄桑尋夫、思夫牽絆 之情。 音樂:《嶺路斜崎》 滿園春:用「下四管」中之打擊 樂器四塊,帶出傳統 南管「上、下四管」 大合奏,來作為結束。 傳統梨園戲與南管梨園樂舞之跨文化藝術差異 心得總結 參考書籍: 周倩而,《從仕紳到國家音樂:台灣南管的傳統與變遷》,南天書局,2006 施炳華,《台灣古典室內樂-南管薪傳入門教材》,台南市文化基金會,2005 曾永義、游宗蓉、林明德,《台灣傳統戲曲之美》,星辰出版,2002 陳正之,《民樂瑰寶-台灣的北管與南管》,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90 沈 冬,《南管音樂體制及歷史初探》,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6 參考網站: 漢唐樂府 .tw 江之翠劇場部落格 http://www.wretch.cc/blog/gangatui 南管館閣振聲社部落格 /nankouan/ 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 /index.html 台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 .tw/ 照片出處: 艷歌行、漢唐樂府書法字、陳美娥照片皆引至漢唐樂府官網 .tw 南管樂器圖皆引至台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 .tw/ * 又稱南音、郎君樂。以福建泉州為中心的閩南語系地區所流行的樂種。隨著移民傳播到台灣、東南亞的華人社會。 南管音樂不管是形式、樂器都承襲漢唐音樂,而唱詞、曲牌也承自宋元明傳奇或話本。南管研究者皆視南管為中國傳統音樂的「活化石」。 在過去,南管組織多以士紳階層男性為主,皆以業餘社團自居,也常為寺廟、婚喪喜慶演奏。而早期台灣藝妓也學習南管,來迎合客人。 音樂風格高雅、細緻而緩慢。有純樂器演奏曲和樂器伴奏的唱曲。 南管音樂美學體現出中國文人的「和」與道家的「五行」與 「陰陽」。琵琶彈奏時,三絃要扶助著;簫吹奏時,二絃要延續其音符,產生一種合諧的音樂表現 ,而非注重個人技巧。琵琶與三絃的顆粒音色是「陽剛」,簫和二絃的線狀線條為「陰柔」,音色成陰陽互補。 南管樂器-上四管 拍板:五片長形木塊所組成,演奏時由演唱者執拍, 擊拍時右手輕扣2片,左手輕握3片擊出聲響, 是控制樂曲節拍、速度的樂器。 琵琶:是南管中最重要的樂器,南管人極為重視, 為唐宋舊制的曲項琵琶,四相十品, 演奏時採橫抱姿勢,並指揮著指揮整個樂隊。 和洞簫為一陽一陰。 三絃:是輔助琵琶的角色。音箱雙面蒙蟒皮, 指法與琵琶相同,音響與琵琶成高低八度, 襯托琵琶音色的厚度,和琵琶互為陰陽。 二絃:和洞簫音色相容互補。採絲絃,用軟弓, 琴桿為竹製,琴筒用林投樹頭製成, 絃軫方向與二胡相反。外絃於空絃時得推弓, 內絃只能拉弓, 和洞簫互為陰陽。 洞簫:縱吹,為南管的定調樂器。取材自竹根部往上, V型吹口,長度為唐制的一尺八寸、十目九節。 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