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教学工作中常见心理效应的再思考.doc
教育教学工作中常见心理效应的再思考
摘 要:文章对皮格马利翁效应、南风效应、蝴蝶效应、第十名现象等几个教育教学工作中常见心理效应进行研究,认为“尽信书,不如无书”,一线教师对心理效应要正确认识并加以利用。
关键词:心理效应;情感教育;自然法则;南风效应;蝴蝶效应
中图分类号:G441;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6-0031-01
一、皮格马利翁效应――积极的期待并不总是创造奇迹
1968 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一个名叫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学校,对当时所有在校学生进行智能测验。然后把一份随意拟定的学生名单告诉教师,并让教师保密。因为这些学生具有学业冲刺的潜力,是一群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八个月后,对这个学校的学生又一次进行智能测验,结果是那份名单上的学生性格开朗、求知欲强,成绩提高很快,还和教师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要说心理效应对教师的影响,这个效应应该是最大的。参加教育培训,培训老师也会用这个案例教育新教师:只要你真心付出,相信学生,石头也能变活人,别说面对的是学生。洋思中学的经典名言“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大概也与这个案例遥相呼应。这个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着积极作用,教师的真情投入,恰如其分的期望,有时确实能得到很好的回报。但事实上石头就是石头,洋思中学也有教不会的学生,教师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否则容易影响教育情绪。
二、南风效应――情感教育也有局限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南风和北风,为谁能脱去一位农夫的衣服而打赌。拥有大力气的北风觉得,脱件衣服根本不是难事,就先把寒冷的风使劲地向农夫吹去。冷得直哆嗦的农夫把外衣裹紧,躲到风吹不到的地方。看到北风无功而返,南风即刻出发。南风轻抚慢拂,为农夫送上温暖的风。农夫逐渐感觉到暖热,便脱下衣服。这则寓言故事被教育学者命名为“南风效应”,意思是说,要教育学生,不要像北风一样让他们寒心,应该像南风一样温暖学生,教化学生,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目的。引申到教育领域,不要逼学生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教育态度不要强硬,这似乎很有道理。其实,古人说过,“严师出高徒”。没有严明的纪律,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的。情感教育是有必要,但只重情感教育就容易走入歧途。在现代社会中,容易看见个别在溺爱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不适应社会,甚至发生悲剧。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重纪律重法制的社会。
三、蝴蝶效应――别夸大小事的影响力
气象学家洛伦兹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蝴蝶效应”:一只远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不经意地扇动几下翅膀,很可能将会在两周后的美国得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理由是:当蝴蝶扇动翅膀产生运动,就会使它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产生的微弱气流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蝴蝶效应”应用在教育学上,是告诉人们,对于一个学生,哪怕极小的事情都可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在这个效应的影响下,许多教师缩手缩脚,什么也不敢做。不错,日常的一草一木,对学生确实有影响,可远没有“蝴蝶效应”这么危言耸听。教育犹如人们进食,吃营养师计量配好的“食片”也能活下去,但一定不会活得很健康,一定不会很快乐,起码少了许多吃饭特有的乐趣。事实上,今天有好吃的就多吃一些,明天或者哪怕隔几天再少吃一点就可以,大体保持营养平衡,不仅活得健康,而且活得快乐。学生学习何尝不是这样,难道一定要像人们计量吃药一样学习吗?若这样,教育往往失去应有的趣味,学生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也没有得到健康的发展。
四、第十名现象――奋勇争先才符合时代需求
所谓“第十名现象”,是杭州一位教师通过一些调查发现的。这位从教近二十年的教师,有意识地对毕业于1990年前后的150名小学生进行详细的跟踪调查。发现:前三名之后,第十名前后直至20名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工作中表现出色,成为各行各业的人才;而那些当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优秀学生,长大后却慢慢淡出优秀行列,有些甚至在后来的升学、就业等方面屡遭挫折。这位教师后来分析道:排在第十名左右的学生虽然成绩普通,但大都个性较活泼、灵活性强,读书较为轻松,且兴趣广泛。教师不大注意这批学生,反而培养了他们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和创作的潜力。同时,他们没有争第一名、第二名的心理压力,读书心态较健康,不会只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令他们有充足的后劲,进步和成才的几率也就相应提高。北京一家报纸在报道时,用了这样的标题――《“第十名”才是栋梁材》。这一结论,还值得思考。对于成才,中等生并没有特别的优势。如果受到这一心理效应的暗示,师生可能会少一些进取力,缺少真正的竞争。其实,社会的进步,依靠的就是人们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L_T 267-2023 油浸式全密封卷铁心配电变压器使用技术条件.pdf VIP
- 一种新型的化纤打包机.pdf VIP
- 山东黄金集团招聘考试题库.pdf
- 贵州省黔西南州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VIP
- 环形混凝土电杆标准.pdf VIP
- 专项施工方案.docx VIP
- NB∕T 47018.4-2022 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 第4部分:埋弧焊钢焊丝和焊剂.pdf
- 山西博大集团寿阳京鲁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doc
- 贵州省黔西南州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烟气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培训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