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米油盐酱醋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柴米油盐酱醋茶.doc

柴米油盐酱醋茶 柴 若千万年前的一个夜晚,急风暴雨电闪雷鸣,我们的祖先瑟瑟发抖蜷缩在树洞里,抱成一团,恐怖地望着发怒的天空。突然一道闪电如利剑撕破了夜空,将一堆落叶点燃,又引着了一棵枯朽的大树。暴雨过后,一股异香飘来,循味而去,他们发现了一只来不及逃跑被熊熊天火烧死的斑斓猛虎。从这一天起,我们的祖先告别了茹毛饮血时代,吃上了烤全虎。 在这个革命性的转变中,柴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从此,柴成了人们重要的生活资料,打柴便成了农耕时代家家户户必干的活计。人们常说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排在第一位,其重要性由此可见。 夕阳西下,牧童暮归,炊烟袅袅,曾经是农村一道暖意融融的风景。旧时启蒙课本有一首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支花。”何谓“烟村”?用柴烧饭,村庄自然就笼罩在朦胧的炊烟中了。“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这副拆字绝联形象地描述了柴、烟之间的关系。 后来柴又被赋予了一个更为神圣崇高的使命:祭天。《礼·祭法》记载:“燔柴于泰坛,祭天地。”即将柴堆垛于泰山顶的祭坛上,点燃后祭祀天地。如果你到泰山旅游,在泰山绝顶的玉皇顶上,还能看到供奉着铜铸玉皇大帝像的玉皇庙正殿神龛上,匾额镌刻着“柴望遗风”四字,即是古代帝王在此燔柴祭天的遗迹。“柴”,烧柴祭天;“望”,望祭山川。柴望的遗风一直流传到辽代,皇帝即位时,积柴为坛,受群臣所上玉册,礼毕,一把大火将柴坛烧掉以祭天,称为柴册礼。 在古代,照明、取暖、做饭、祭祀都靠燃烧木柴,于是柴又有了更深刻的象征意义。柴是火的载体,柴可以烧尽,但火种却保存了下来,因此“薪尽火传”、“薪火相传”便形象地用来形容真理、文明和智慧的代代相传。在佛教中,文明的延续也被叫作“传灯”,宋朝有一部佛教文献叫《传灯录》。这与西方称真理的传播者普罗米修斯为“盗火者”可谓殊途同归。 由于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柴在某个历史阶段还曾扮演过硬通货的角色。到山上打几捆柴,背到集市上,可以换米、换布、换油、换酒。旧北京还有叫“柴市口”的地名,应是交易柴薪的集市。《竹枝词》云:“丁丁伐木向高岭,担荷斜阳下茂林;好共负篓城市去,卖钱买米度光阴”。“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路人莫问归何处,穿人白云行翠微”。最著名的要数白居易的《卖炭翁》了,“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烧炭一般用水青冈、麻栎、苦槠、榆、杨、柳、椴、马尾松、南亚松、湿地松等,经过干燥、预炭化、炭化、煅烧四个阶段,柴就变成了炭。炭与柴相比,具有无烟、耐燃、热量大的优点。木炭除了可用作燃料外,在化工、医药等行业还有重要用途。 每个月总有那么一天是让人期待的,这就是发工资之日,又称发薪,“薪”者,柴也。此外还有薪水、薪金等说法,这些化石式的名词充分印证了柴在古代时的硬通货属性。也说不定在上古时期,国家的“公务员”并不发给工资,而是发柴。想想发薪之日,政府官员们每人背着一捆柴从衙门里鱼贯而出,那场面也是颇壮观而且有趣的。 能源属性是柴的基本属性,柴燃烧后产生热量,可取暖、做饭,还可以烧制陶器瓷器。我国烧制瓷器的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之外,五代时还有柴窑,这“柴”并非木柴之柴,而是因后周世宗柴荣的御窑而得名,柴窑器物“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有诗形容其色如“雨过天晴云破处”。但不管是五大名窑还是柴窑,都是用柴烧制。中国以瓷器扬名天下,柴功不可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煤、天然气、液化气、电、石油逐渐取代了柴,但我们不能忘记柴曾经是人类最重要的能源。 山区的孩子们都有过打柴的经历,《诗经》中有关于伐木打柴的名篇:“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民间文学中有许多与打柴有关的故事,诸如遇到老妖战而胜之,或遇到美女,成就一段姻缘。现实生活中打柴是很辛苦的,手上磨出血泡,衣衫被荆棘挂破,甚至不慎摔下山崖,绝不像故事中那般刺激浪漫。 打柴在佛教中有特殊的寓意,小和尚初入空门,打柴挑水是必修的功课。佛教认为,开悟以后则心境融合,内外打成一片,乃至吃饭穿衣、挑水打柴、一举一动、开口闭口,无一事不与“妙道”冥合。禅语所谓“头头是道”是也。“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著名的偈语,出自六祖慧能之口,慧能原本是个打柴的樵夫,挑柴到城里卖,听僧人诵《金刚经》有所悟,遂拜五祖为师,得密传衣钵,成为禅宗第六代祖师。 世上打柴人万万千,却只有一个人成了祖师,究其原因,或许是芸芸众生心中的尘埃太多了吧。 摘自2005年4月8、15、22日《燕赵老年报》陈立君 米 米是人类最基本的食物。在一般人的概念中,米似乎只是指大米、小米,但广义的米是指去掉皮或壳后的植物种子。古代有“九谷六米”之说,民间流行的祈福词“五谷丰登”中的“五谷”是指稻、黍、稷、麦、豆,泛指粮食作物,都属于“米”的范畴。米在农耕社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