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黔西县锦星乡游记攻略.docVIP

【2017年整理】黔西县锦星乡游记攻略.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黔西县锦星乡游记攻略

黔西县锦星乡游记攻略 一、凹水古城遗址 凹水古城,又被称为下西溪城,位于锦星乡洪湖村凹水河畔,明初为六广河至毕节的驿道,设有奢香驿站,水西土司在此修有横跨凹水河的“大渡桥”,并给祖先刻立记功碑汉夷文碑两口(今存大方县文管所),祟祯八年(公元1635年),贵州巡抚朱燮元平“安奢之乱”,分水西地为十二州,在此筑有石城镇守。此城毁于清初,尚残存遗址,现因下游修建洪家渡电站水库,遗址淹没水底,居民迁徙他乡。 二、内庄文阁塔 内庄文阁塔地处内庄田坝文阁村中部,修在小巧玲珑的文阁山上,石塔五层,向上逐层缩小,每层转角处的顶端有一飞角,塔为石彻,呈八面形,高五层,上小下大,每层有园拱门,周围石镶瓦楞飞檐,一至三层横额为“浩气凌云”、“诞起文德”、“斯文真宰”,至今塔身完好。现除塔顶在文革时期被撤毁之外,其余完好,塔内立有两口大石碑,右边一块是塔记,在碑上方刻有“万古流芳”四个大字;左边一块记捐募修理的人员名单及数量,碑文上方刻“永垂不朽”四个大字,石塔正门向东,可以眺瞰整个内庄田坝,正门右边刻有“日”字,左边刻有“月”字。乾隆四十三年(公元一七七九年)完工,车、熊二姓倡仪修建,因小山会移动压坏庄稼,修石塔镇之,头人有车重、熊赐封、侯政明等七人。老人第一人是松林侯文。据笔者调查,修塔原因是这样的。时曾姓居住朝门口,已经数代,考上秀才,未能中举作官,听信阴阳先生指点,只有加高门对面的贵人山才能入宦,后想到了方法。秋天下雨时,偷偷找人把割的谷子拖入田内,一直到大堰上,造谎说小山与大堰山是夫妻,因涨洪水相会,侯、车、熊三家听信为真,写布告四方倡仪修石塔镇怪,侯氏为做好事,也加入行列,侯政明捐资最多,连80多岁的松林人侯文公也积极捐款,故修完工后排为老人第一人。塔修好后,阴阳先生又看了一会,仍然摇头,说山增高非人力而为也,故此未出官宦,但秀才不少。 三、内庄文阁忠烈庙 忠烈祠在文阁村文阁塔对面,修庙原因是此庙地原为一个冷水滩,冒出的水侵坏庄稼,以曾氏为头的人用几十口大铁锅扣上,又填以泥巴石头,修忠烈祠镇压之,又借唐朝忠烈张巡,许远二公之名,树碑立祀,庙宇三间四柱,前面和周围用规整石头砌成,拱了庙门,大书忠烈庙三字,有碑记,碑铭系乾隆癸卯科举人曾嵩撰,曾守极秀才书丹,现也辟为小学,拱门仍在。 四、王公祠遗址 王公祠系明清时期官府所修,地址在威武雄状的铧口山下,清末红白号军起义时烧毁,遗址尚存。为纪念明末贵州巡抚,赠兵部尚书王三善所建。当年,王三善提兵追击安帮彦,兵到大方缺粮,后退兵至白坭田铧口山下,遭水西兵的埋伏,被水西诈降将陈其愚袭击,王三善及大将20多员战亡,损兵数万。邑人名士有多首诗词记其事,著名的就有黔中二子,贵州二妙张琚、史胜书,以及当代的丁杨斌、丁显斌、丁晓禹、白中玉、王光书、黄兴维诸位先生。当时州政府还为其在州城西桥边立有神道碑一口,详细记载其讨伐判乱过程。碑上大书:明赠兵部尚书巡抚都御史王公三善神道碑字样,至今完好无损。其墓葬于白坭田九牛之一的小土山丘上,土坟,今存。 四、凹水大渡桥 凹水大渡桥又名奢香桥,是当时贵州龙场九驿之一的驿站之一,位于凹水河上,是连系大方和黔西的石桥梁,系奢香夫人后裔土目安邦出资修于明万历十年(公元1557年),长66.6米、宽6.6米、高13.3米,桥有六孔,中间一孔最大。是有名的石拱桥之一,修桥时,有汉彝碑各一口记其事,现存大方文管所。后驿站改经西溪,此路即废除。现洪家渡水库将其淹没,沉之水底。 五、白坭田新桥 白坭田新桥,又称引水桥,五八年开始修造,是因为引西溪水利水灌溉良田的工程之一,后桥修后其他处工程停工,未能修成通水,逐渐成为白坭名胜,桥十五孔,中间之孔最大。每年正月初一、十五周围彝女苗哥数千人欢聚唱歌,成为人们喜爱的胜地之一。 黔西县锦星乡古迹记 侯尚锫 一、凹水古城遗址 凹水古城,又被称为下西溪城,位于锦星乡洪湖村凹水河畔,明初为六广河至毕节的驿道,设有奢香驿站,水西土司在此修有横跨凹水河的“大渡桥”,并给祖先刻立记功碑汉夷文碑两口(今存大方县文管所),祟祯八年(公元1635年),贵州巡抚朱燮元平“安奢之乱”,分水西地为十二州,在此筑有石城镇守。此城毁于清初,尚残存遗址,现因下游修建洪家渡电站水库,遗址淹没水底,居民迁徙他乡。 二、内庄文阁塔 内庄文阁塔地处内庄田坝文阁村中部,修在小巧玲珑的文阁山上,石塔五层,向上逐层缩小,每层转角处的顶端有一飞角,塔为石彻,呈八面形,高五层,上小下大,每层有园拱门,周围石镶瓦楞飞檐,一至三层横额为“浩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