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桂林山水授导型教学设计
教 学 设 计 表
学科 语文 授课年级 学校 教师姓名 章节名称 《桂林山水》一课 计划课时 2 学习内容分析 《》是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风景的喜爱之情。语言流畅优美、清新自然。它不仅是一篇供学生品词析句的好文章,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陶冶学生情操的好教材。 学生具备独立的识字能力和朗读能力 1、会读会写个生字,说出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的意思。2、3、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边品边想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理解描写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那里的美丽。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我主要利用多媒体的声音、图像资源,借助大量的图片,悠扬的音乐,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视象”,引导学生入境入情,欣赏美景,品读课文,以达到体会画中之情,文中之意的目的,从而完成教学目标。1、课前欣赏,激发情感。2、声像结合,感知课文。3、图文并茂,赏析课文。4、展示情境,复述课文。5、拓展情境,爱国教育。 依据的理论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站在素质教育的角度,结合本教材的特点,情境促读,读中悟情。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知识点 学习水平 媒体内容即形式 使用方式 使用效果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
学习作者的说明、描述的手法。 学会8个生字,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边品边想象那里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 教学模板4--1
课堂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人,激发兴趣
1、同学们,去年暑假,老师有幸去广西桂林游玩一趟,那满眼的画山绣水,真是大自然的千古杰作,使人心旷神怡。那里的山石、河流、小桥、树木几乎都流传着一段段动人的神奇故事。如父子岩,据说古时候有姓龙的父子两人,他们的造船手艺非常高超,造的船不但粮食装得多,行驶起来也跟箭一样快。不料,一个姓万的员外看中了他们的手艺,死逼着他们替他赶造一条大船,准备搜刮老百姓的粮米,用来献给皇帝买官做。粮米被他搜刮空了,岂不要饿死老百姓吗?龙家父子不肯干。他们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慕名来到桂林,藏到这儿的岩洞里,因为缺吃的,最后饿死了。父子岩就这样得了名。另外,桂林山水的绮丽景色中还有象鼻山、斗鸡山、磨米山、寡婆桥、望夫石……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去欣赏呢?再听听那神奇的故事呢?
2、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观赏桂林山水,去领略它独特的美。坐稳你们的小船,我们出发了。
二、整体感知,带人情境。 1、欣赏课文。(播放朗读录音,演示桂林山水图片) 2、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3.小结,并引读第一节。怪不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板书:甲天下)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情。(精读第二节)
1.自由朗读。
要求:把最吸引你、最美的地方用笔划出来,好好地练一练,把感受到的美用朗读表达出来,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
2.交流朗读,在读中体会水的:“静”、“清”、“绿”。
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演示)
(1)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突出漓江水的静、清、绿。(“静”这句读得轻而缓慢,让人感到水在轻轻地慢慢地流;“清”这句读出惊喜,读得让大家都看见江底的沙石;“绿”这句读出赞叹之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学生情感外显的特殊形式。学生不但读得有滋有味,更可贵的是能真切地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并用自己的语言、朗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2)感悟作者表达“绿”的精妙。
引导学生把“无瑕的翡翠”与“碧绿的草坪、“绿色的玻璃”加以比较,体会作者描写的形象性和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引导学习通过对比,感悟作者表达“绿“的精妙,从而学习“读书应多揣摩,
多思考,才能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的读书方法。
课堂教学流程
(3)、读了这句话,你对漓江的水有怎样的印象?请概况地说。
(板书:静、清、绿)
(“读进去、跳出来”是一个良好的读书方法的两个不同层面。因此要顺势点拨)
3、从句中体会作者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的方法。
(1)出示文字:
( 演示)
漓江的水真静啊!
漓江的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绿啊!
这样概括地写,不是也能把特点写明白吗?
(2)和原句对比读,说说哪句话给你的印象更为深刻?
师小结:是的,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不仅要说出景物的特点,还要作具体、生动、细致的描写,这样写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出示文字
演示: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很清,还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呢!
漓江的水可真绿,多像一块无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根本原因分析试题.doc
- 根本解决农民工问题需要从社会身份开始.doc
- 根治淮河流域洪涝旱灾害新方案战略分析.doc
- 根治虚列支出之我见.doc
- 根管充填方法的对比.doc
- 根管治疗的常见误区.doc
- 根管研究进展.doc
- 根管预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doc
- 根系关系的深化与一元二次不等式.doc
- 根系分泌物的作用和调控功能(黄万琳).doc
- 虚拟商品交易用户免责协议.doc
- 2025年青岛版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详解(基础题).docx
- 2025年青岛版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带答案详解(研优卷).docx
- 2025年青岛版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带答案详解(基础题).docx
- 2025年青岛版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详解(满分必刷).docx
- 2025年青岛版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B卷】.docx
- 加强供应链管理与优化的策略研究.doc
- 2025年青岛版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最新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青岛版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详解【A卷】.docx
- 2025年青岛版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详解【最新】.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