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利用酵母菌处理废水及单细胞蛋白的生产 活性污泥中的酵母主要的属:假丝酵母属、红酵母属、球拟酵母属、丝孢酵母属 酵母能快速分解某些有机物,产生大量酵母蛋白,可作为饲料蛋白,实现资源化,在废水处理中有重要作用。 毛霉生长迅速,产生 发达的菌丝。菌丝一 般白色,不具隔膜, 不产生假根,是单细 胞真菌。 无性繁殖--孢囊孢子,孢子囊黑色或褐色,表面光滑。 有性繁殖--接合孢子。 六、霉菌的代谢物与环境污染 真菌毒素:以霉菌为主的一切真菌代谢活动所产生的毒素。 1. 真菌毒素致病特点 2. 有代表性的毒素 黄曲霉毒素 岛状毒素 七、霉菌和废水处理 已知活性污泥中霉菌的各属:毛霉属、根霉属、曲霉属、青霉属、镰刀霉属、木霉属、地霉属和头孢霉属。 藻类是指具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利用光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光能自养型的真核微生物。 一、藻类的分布 二、藻类的生活条件 1. 温度 2. 光照 3. pH值 三、藻类的营养 四、藻类的繁殖和生活史 1. 藻类的繁殖 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2. 藻类的生活史 五、藻类的分类 1. 蓝藻门 2. 绿藻门 3. 裸藻门 4. 硅藻门 5. 甲藻门 原生动物是单细胞微小动物。 一、原生动物的形态及生理特性 1. 行动胞器 2. 消化、营养胞器 3. 排泄胞器 4. 感觉胞器 眼虫Euglena 形态: 繁殖 二纵分裂 二、原生动物的分类 1. 肉足类 2. 鞭毛类 3. 纤毛类 变形虫(Amoeba) 繁殖:靠二分分裂繁殖,无有性生殖。 营养方式:靠伪足包围食物形成食物泡,在食物泡内进行消化。 形态 草履虫Paramecium 细胞构造:大核,小核 草履虫大核管营养,小核管生殖 繁殖:横分裂 有性繁殖:接合生殖 第五节 后生动物 1. 轮虫 2. 甲壳类动物 3.其他小动物 * 霉 菌 * 二、细胞的形态和构造 菌丝(hypha) 丝状或管状结构;由坚硬的含几丁质的细胞壁包被,内含大量真核生物的细胞器。 菌丝内细胞质组分趋向于朝生长点的位置集中。菌丝较老的部位有大量液泡,并可能与较幼嫩的区域以横隔(称为隔膜)分开。 1、菌丝 * (一)菌丝及其延伸过程 * * 霉菌菌丝类型 按分化程度分: 依 形 态 分: 1)营养菌丝(Vegetatile hypha): 在固体培养基上伸入基内的菌丝,吸收养料. 2)气生菌丝(Aerial hypha): 向空中生长的菌丝. 发育到一定阶段可分化成 孕育(繁殖)菌丝(Reproductive hypha). 霉菌(青霉)的菌丝 * 菌丝体(mycelium) 菌丝通过顶端生长进行延伸,并多次重复分支而形成微细的网络结构,由许多菌丝相互交织而形成的一个菌丝集团。营养菌丝体和气生菌丝体。 菌丝体在长期的进化中,发展出各种特化结构 (二)菌丝体 * * 三.霉菌的繁殖方式 游动孢子 孢囊孢子 分生孢子 厚垣孢子 节 孢 子 真 菌 的 无 性 孢 子 鞭毛菌的菌丝可直接形成或膨大发育成 各种形状的游动孢子囊。 接合菌繁殖产生的孢子在位于营养菌 丝或孢囊梗顶端孢子囊内。 子囊菌和半知菌类的无性孢子, 由特异化的菌丝顶端形成分生孢子梗。 有些真菌在菌丝顶端或中间个别细胞膨 大,原生质浓缩和细胞壁变厚形成的休 眠体。 有些真菌菌丝断裂后产生的较为整齐 的孢子。 一、 无性繁殖 游动孢子 孢囊孢子(静孢子) 分生孢子 节孢子 厚垣孢子 * ①菌落生长 菌丝顶端的生长,真菌可以从一个点或一个接种物(inoculum)向新的区域延伸,使在琼脂板上的菌落呈放射状。 ②菌落特征 霉菌的菌落大、疏松、干燥、不透明,多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十几倍;霉菌孢子的形状、构造和颜色以及产生的色素使得霉菌菌落表现出不同结构和色泽特征。 四、霉菌的菌落 四、 真菌的菌落 霉菌菌落特征:菌落大、疏松、不透明,多呈绒毛状、絮状或网状等,不同的霉菌孢子含有不同的色素,所以菌落呈红、黄、绿、青绿、青灰、黑、白、灰等多种颜色 黄暗青霉 * 四大类微生物的菌落特征比较 项 目 单细胞微生物 丝状微生物 细 菌 酵母菌 放线菌 霉菌 细 胞 核 原核 真核 真核 真核 相互关系 单个分散或有一定排列方式 单个分散或假丝状 丝状交织 丝状交织 形态特征 小而均匀*,个别有芽孢 大而分化 细而均匀 粗而分化 菌 落 含水状态 很湿或较湿 较湿 干燥或较干燥 干燥 外观形态 小而突起或大而平坦 大而突起 小而紧密 大而疏松或大而致密 透明度 透明或稍透明 稍透明 不透明 不透明 与培养基结合程度 不结合 不结合 牢固 较牢固 颜色 多样 单调,一般呈乳白色,少数红或黑色 多样 多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