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后边的三有些都比前面的少
—— 古诗词鉴赏之炼字 学习目标 1、了解中考关于诗歌鉴赏中 “炼字”的常见考察方式。 2、掌握中考试题中“炼字”题 型的答题技巧。 《考试说明》 一是分析概括诗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是欣赏诗文典型的形象特点和鲜明的语言特征以及常见的表达技巧。 各省市2015年中考“炼字”题型考情分析 省市 题目 考察形式 考察字词 南昌市 《春望》 (唐· 杜甫) 选择题 “破”、“深” 长沙市 《醉花阴》 (宋· 李清照) 填空题 “凉”、“瘦” 吉林省 《点绛唇》 (宋·陆游) 填空题 “闻” 海南省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填空题 “争”、“啄” 兰州市 《送友人》 (唐·薛涛) 简答题 “杳” 昆明市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简答题 “踌躇” 云南省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 苏轼) 简答题 “狂” 湖北襄阳市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简答题 “长精神” 江苏省南通市 《天平山中》 (明·杨基) 简答题 “送” 山东省德州市 《春寒》 (宋·梅尧臣) 简答题 “不开心” 陕西省中考“炼字”题型考情分析 (1)[2014年]陕西中考语文 山行 〔清〕 姚 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 注】蘼芜(míwú):香草名。 请品析第二句中“窈窕”一词的表达效果。(2 分) (2)[2014年副题]陕西中考语文 小松 [唐]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第一句诗中“刺”字用得精当,请说说它能体现出小松怎样的特点。(2分) 中考题型——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 好在哪里? 分析某字的表达效果。 说说诗中使用“某”字的好处 (一)动词 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王之涣《凉州词》) 例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例3:“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 动词常见答题角度小结 (1)表达技巧:以动衬静、化静为动、对比、虚实结合 (2)修辞手法:拟人、夸张、通感、语意双关等。 (3)摹景状物。 (4)抒发情感。 试题检验一:【2015海南】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诗中的“ ”字和“ ”字生动有趣地写出了早春给自然界带来的生机和活力。(2分) 争 啄 (二)形容词 例1:“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 例2:“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木兰花》宋祁 形容词常见作用小结 (1)从声、光、色、形等多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 (2)摹景状物、营造意境。 (3)语意双关。 试题检验二:【2015兰州】 送友人 薛涛 水国①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②杳如关塞长。 [注]①水国:水乡。②离梦:离人的梦。 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离梦杳如关塞长”一句中“杳”的理解。(3分) 参考答案 “杳”是远而不见踪影的意思。诗中是指对友人的思念(离梦)如长长的关塞一般遥远、深长,写出了思念之深。 (三)特殊词 叠词: 例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例2:云山一一看皆异,竹树丛丛画不成。 一一:山之多;丛丛:竹之密。 叠词常见答题角度小结 (1)使描绘的景色或人物更加形象; (2)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节奏美; (3)起强调作用。 色彩词: 例1: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例2: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牛希济《生查子》) 色彩词常见答题角度小结 (1)表现心情; (2)渲染气氛; (3)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 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和运用了 什么手法(释含义明手法);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描景象)。 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 例1、(2014年陕西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