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4《柳永词二首》教案2(人教版必修4).doc
2.4《柳永词二首》教案2(人教版必修4)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初步了解词的章法和句法特点。
2.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训练学生初步掌握读词诵词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赏词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三、德育渗透目标
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词之于诗,以体裁言,实为后起,并被视为诗之旁支别流,因而有“诗余”的别号。从这一角度说,诗、词有共同质性,两者欣赏的要点是相近的。但词又有自身的特点:(1)词是长短句,不如诗之易读易背;(2)词的分段,称为分片,中、长调的词都分片,一片就是一个乐段。分两片的最常见,上片大多侧重写景、叙事,下片侧重抒情,所以宜从词的章法入手,了解词的内容;(3)词与诗相比,词的倒置语序也更多,要从句法入手,领会正常语序。抓词眼,详细分析名句,有助学生深入词中境界。
解决办法如下:
1.加强背诵力度:讲课前,可要求学生熟读成诵,教师课上也可作范读范背,课后要求学生熟背熟默。
2.从词的章法入手,领会内容;从词的句法入手,领会句意。品味层次之美、语言之美。
3.以名句为主兼及全篇。精读课在篇中讲析名句;自读课重点讲析名句带动全篇。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
(1)熟读背诵两首词。
(2)标出词中不理解的句子,初步鉴赏。
2.课内
(1)教师讲析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2)在教师引导下,抓住词作的重点或难点,以名句为主兼及全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初步了解词的章法和句法特点。
2.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
3.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赏词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词是诗歌的一种。因为句子长短不一,故名“长短句”,又都合乐歌唱,又叫“曲子词”,还有诗余、乐府等别称。由于音乐上的要求,句子的长短须依照曲调的节拍,韵脚字要读得短促而又清晰。
词按风格大致可分为两派,一为婉约,二为豪放。明张蜒说:“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本课两首词均属婉约派作品。
2.作者简介
柳永(约980—约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少年时去汴京应试,经常跟歌伎们一道生活,狂放不羁。仁宗皇帝闻其名,说:“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仕宦!”遂落第。以后在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流浪了一个时期。至景枯元年(1034年),方进士及第。曾任屯田员外郎。卒于襄阳。死之日,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于南门外。
3.关于《望海潮》
读《望海潮》应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这是一首投赠之作。作者路经杭州,想要谒见当时出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就写了这一首词进献。因为是写给镇守一方的官员的,所以在词的上片极力赞扬杭州自然环境之秀美、城市经济之繁荣。词人先对杭州作了总体介绍:“东南形胜”,地理位置重要;“三吴都会”,社会条件优越;“钱塘自古繁华”,有着长期繁盛的历史。下面就是对“形胜”“都会”“繁华”这三个方面的铺叙。在“烟柳画桥”之中,家家户户安居乐业,人烟十分稠密。钱塘江岸,绿树如云,钱塘江水,汹涌壮观,不愧为自然“形胜”之地。市场上陈列着各种珠宝,普通人家也披罗着锦,满目奢华景象。下片极写杭州黎民百姓之安居乐业。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四季皆美的西湖上,从早到晚都有游兴颇浓的人群,他们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无不祥和欢乐。词作最后直接称美孙何的执政能力和与民同乐的作风,并预祝他能早日被召回京城。词的最后两句虽然有粉饰升平的味道,却也部分程度地反映了北宋初年繁荣奢靡的社会现实。
陈振孙评柳词:“音律婉谐,语意妥帖,承平气象,形容曲尽。”从这个角度看,这首词是最具代表性的。
4.关于《雨霖铃》
这首词是写作者离开京城时,与情人在长亭话别的情景。笔调恣意渲染,声情哀怨缠绵,可以从中看到柳永慢词的艺术特色。
词中首先交代了离别的季节、时间和地点。“寒蝉凄切”,点明节令;“对长亭晚”,点明时间和地点;“骤雨初歇”,点明气候。这是秋天骤雨刚停的黄昏,是舟楫齐备、急待出发的时刻。对这些景物的描写都是为抒发离情别绪服务的。词人巧妙地把自己忧伤的感情融入对景物的描摹中,以“寒蝉”“长亭”“骤雨”这一系列形象烘托出一种凄冷沉郁的气氛。正当离人依依难舍时,船夫偏又催促起航了,他们只有泪眼相向,“无语凝噎”,万千话语只能堵在心里!“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作者用一个“念”字引出了对别后情境的设想:行人消逝在烟雾弥漫的江面上,傍晚时分,浓重的雾气使人透不过气来,极目南望,令人不胜伤感。上片,词人以缠绵凄恻的感情、冷寂幽清的景色、铺叙白描的手法,把离别的情、景、事织成了一片幽清的词境。下片,词人从实写眼前之景转到预想别后之情,虚实相济,利用时间的跨越,多方位地表达了自己的惜别之意。“多情自古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