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兼介一个「馆校合作」的案例doc中文档-台湾艺术教育网.doc

兼介一个「馆校合作」的案例doc中文档-台湾艺术教育网.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兼介一个「馆校合作」的案例doc中文档-台湾艺术教育网

新世紀藝術教育思潮的展望 —兼介一個「館校合作」的案例 The development of art education theories in The New Generation a case of 「school-museum collaboration」 廖敦如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教育 博士班學生 摘 要 台灣的藝術教育思潮,長久受到歐美國家的影響,從早期的工具論、本質論,到現今的藝術統整課程,往往牽動著國內的教學模式;尤其是時代的轉換,多元的藝術教育理念如雨後春筍般地被引進,如:視覺文化、社區主義、後現代主義、跨文化…等等理念,大量而多元的藝術教育思想,似乎讓藝術教師們更無所適從,教學者沒有一個完整的架構與認知,藝術課程反而更面臨邊緣化。因而研究者藉由文獻資料的分析,整理出影響台灣藝術教育的幾個重要理論,並提出一個教學者經由理論的轉化與吸收,而發展出具有本土化、社區化的課程統整模式,是以「社區本位」為主軸、「多元文化」為內涵、「館校合作」為課程模式,設計出藝術統整多學科的教學案例,希望能讓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參考。 關鍵字:藝術教育(art education) 社區本位藝術教育(Community-based Art Education) 館校合作(School-Museum Collaboration) 緒論 不論是從歷史的角度、制度面的分析、或是教學的課程內容,台灣視覺藝術教育的發展,鮮少有主體性的發展與理念的確定(林曼麗,2000,p13)。然而隨著社會文化的轉型、人文生態的改變,新世紀的藝術教育更強調透過全面性的課程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分析思考、合作技巧等統整能力(郭禎祥,2001p35)。身為一位藝術教育工作者,放眼綜觀這些年來,台灣藝術教育的思潮,一直在東、西方藝術理論中擺動,沒有一個本土性的發展主軸;尤其面臨新世紀的變遷,隨著國內學者的引介,更牽動出西方多元化的藝術教育理論,第一線教學者如何運用?如何轉化成台灣本土的環境中?這是教學者急需思考的重點。據此本文研究的動機與目的如下: 壹、研究動機 一、國內藝術教育長久受到國外藝術思潮的影響,有必要回顧與省視各理論所造成的影響與效應,並藉由理論的深化與探究,建立一個清楚的脈絡。 二、新世紀的藝術思潮不斷地被引進,多元面向的教育理論反而讓教學者更無所適從,但教學者如何轉化與吸收,建立自己的教學觀,是非常重要的。 三、每個社區都有不同的藝術資源可利用,在強調教師專業自主的時空下,教學者應如何運用理論所得,結合社區特色,建構出具有本土化、統整化的課程。 貳、研究目的 一、瞭解台灣的藝術教育從過去到現今,分別受到國外哪些藝術教育理論的影響?而新世紀的藝術教育理念又有哪些呢?對我們的教育有何啟示? 二、藉由理論的探索與轉化,建議教學者如何去架構出一個全面而廣泛的藝術教育方案,以符合目前的教改趨勢。 三、希望藉由「館校合作」方案的提出,呼籲更多第一線的教學者,發現週遭社區的藝術資源,融入課程設計。 參、名詞解釋 一、社區本位藝術課程 社區本位藝術課程(Community-based Art Education)乃採自多元文化藝術教育的精神與觀點,但更強調藝術學習範疇和內容應以社區的藝術與文化生活之整體性為起點。根據Blandy Hoffman (1993)認為:社區本位藝術教育具有四個特質:1、課程以參與性方式為基礎2、促進跨文化的瞭解3、涵蓋地區性或鄉土性知識和傳統4、鼓勵一種歸屬地方社區的情感和關懷世界的胸襟;London(1994)則認為社區本位的藝術教育具有個別探索、多元發展的藝術性導向的藝術學習過程以及直接性的學習環境等優點與特色。 二、「館校合作」(School-Museum Collaboration) 「館校合作」是21世紀美術館的發展趨勢(AAM,1992);然而何謂「合作」呢? 博物館學者David Chesebrough(1998)曾為博物館與其他機構的合作關係下一定論:『是一種持久堅固的關係,每個機構為了實踐共同任務而形成新的組織結構,對於共同任務持有完全的承諾與責任』。 也因此本文所指博物館與學校合作之關係,係指博物館與學校間應有責任承諾及共同目標的關係,是一種榮辱與共的合作型態。 影響台灣藝術教育思潮的內容與發展 壹、台灣學校美術教育的內容與發展趨勢 1960年代的創造性取向的教育觀、1980年代學科取向的藝術教育,到近年來的「藝術統整」觀念等等,這些藝術教育思潮對台灣藝術課程的改革,均有相當大的影響力,研究者綜合了國內幾位學者對這幾個思潮的所作的區分。 一、學者黃壬來(1995)認為西方主要的美勞教育理論可區分為: 1、兒童中心的教育理論 2、學科本位的教育理論 3、社會取向的教育理論 4、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