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0号线,最有腔调看尽上海年代风华.doc
10号线,最有腔调看尽上海年代风华
五角场。
从北至南――大杨浦到南京路,再到老城厢,然后拐一个大弯一路向西经过繁华的淮海路到虹桥枢纽,10号线走过了上海不同时代富于年代感的地方。
当年“大上海”
1980年代刚结婚的时候,朱先生家住五角场――江湾五角场。他的丈人丈母家也住在五角场――曹家渡五角场。
“那时候,曹家渡多少热闹啊!”朱先生慨叹,“到底是市中心,那感觉就是不一样,买什么东西都方便,离静安寺、南京路又近。每个礼拜天我们从落乡地方江湾五角场调三部公交车到曹家渡来。”
朱先生怀旧的时候,正坐在江湾五角场万达广场的咖吧里。如今,朱先生的下一代们,早不知道曹家渡还有个五角场了。也难怪,随着曹家渡周边居民在过去二十多年纷纷动迁他处,连长宁支路都改变了原来的走向,所谓五条马路的汇集之地,只剩下四条马路了,“五角场”名实皆无。更令人遗憾的是,曹家渡附近的几爿百货公司已经纷纷盘货关门,那1998年落成后曾经热闹一时的开开百货大楼,更是空关了好多年。
原本在朱先生眼里很是落乡的江湾五角场,却日益繁华起来,在人们的心目中,早已经是上海的城市副中心之一了。以前从大杨浦到市中心,杨浦人心里没底,直说“去上海”;如今,上海各处的人们坐着10号线,心心念念说“去五角场领领世面”。
新天地。
为何过去这十多年,曹家渡的人气越走越低,而江湾五角场的人气越来越高?“还不是曹家渡没地铁,而五角场自从有了10号线,越来越牛气!”朱先生说。
五角场,本来是有机会提前牛起来的。1929年,当时的国民政府上海特别市第123次会议通过大上海计划,想以此打破公共租界与法租界垄断城市中心的局面。之后,以江湾为中心开始建设――马路街道网络、市政府大楼和其他公共设施等等,几年之内拔地而起。
随着“八一三”淞沪会战,日军进逼上海,大上海计划被迫停止。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已无能力重启大上海计划,只能对部分道路和建筑进行修缮。
如今的10号线五角场站,恰恰就是当年大上海计划的市中心。打开地图可以看到,围绕五角场站,马路呈辐射状散开,国定路、国顺路、国权路云云,仍能依稀辨别出20世纪中早期城市规划的一些特征。而五角场站北边的江湾体育场站,这座体育场则曾有远东第一运动场之称。
五角场站周边,其繁华程度早已超出了大上海计划之想象。而10号线最北的新江湾城站开通以后,当年江湾飞机场所在之处,已经预告了明日的繁华。
新江湾城站周边,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云集,也成为了五角场一带之上海腔调的压舱石。 陕西南路上夜雨打落的梧桐树叶铺满街道,人们在落得如地摊一般的落叶上拍照留念。
荡马路年代往事
“现在的逛街都不叫逛街,都在室内商场转,一点儿腔调都没有了。”年近六旬的市民黄女士如是说,“阿拉那时候叫荡马路,都是露天的,随意性很强,其实很休闲。”黄女士一直记得,即便是在五六年前,四川北路仍然保留着不太宽敞的马路,和临街鳞次栉比的店铺。
现在的四川北路,拔地而起的都是Shopping Mall。随着10号线四川北路站开通的壹丰广场,几乎已经成为周边居民消费的主要场所,由此进一步弱化了四川北路商业街街面上店铺的地位。
10号线天潼路站,虽然车站上本身没有Shopping Mall,但原本七浦路服装市场红火了很多年以后,已逐步盖起几幢大楼,早不复当年露天市场的面貌。
比之四川北路、天潼路来,10号线南京东路站,这一连通新世界大丸、恒基名人广场、宏伊广场等高中低档几大销品茂的车站,显得更具有体量。当然,曾经有中华商业第一街美誉的南京东路步行街,其江湖地位自非七浦路之流可比。当年上海人荡的马路,是有排名的。No.1绝对是南京路,然后依次才是淮海中路、四川北路。然后再是细分市场――文化人喜欢荡荡福州路,买买小商品找点小感觉是金陵路好,北京路则是汽配、轴承一条街。
为何说南京路是No.1?只要回忆一下,哪个老上海人没有在南京路留下过故事呢?到沈大成吃碗小馄饨再到大光明看场电影,是许多80年代谈朋友如今叔叔阿姨辈们津津乐道者;到王开照相馆拍张全家福、结婚照;到帐子公司扯几尺布,也是1980年代去南京东路的一大理由。
对于如今的80后们来说,最早的南京路记忆,很可能是到华联商厦买正版的变形金刚,可90后们却只记得那里叫做永安公司,有个挺绅士的老先生戈瑞清,每天固定时间在阳台上吹萨克斯风。
在穿越豫园老城厢和老西门以后,10号线新天地站、陕西南路站,又让追忆老卢湾的上海人为之莫名感伤。一方面,那是1990年代末以来小资情调的汇聚之地――去新天地喝咖啡,到百盛过12月31日夜的年终大销品,如今竟然都已经成为了往事。“那是在安妮宝贝笔下白衣白裙纯情的姑娘出没的地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