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点亮生活,用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量.doc
点亮生活,用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量
3月25日至27日,第36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决赛在京举行。本届大赛以“发现 创新 责任”为主题,旨在引领广大青少年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感受科技进步为人类带来的美好生活,感受追逐科学梦想的成功与快乐。
据知力记者了解,报名参加本届大赛的北京市青少年共计30余万人,递交初评作品达1937项。此外,还有来自澳大利亚、捷克、丹麦、以色列、意大利、俄罗斯、美国等10个国家,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14个代表团参赛。
大赛延续国际化评审原则,最终评选出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项目一等奖99项,二等奖200项,三等奖260项。此外,还评选出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项目、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项目、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创意竞赛项目等奖项。
生活中发现科学“金点子” 张嘉玮同学的“川花椒挥发油对烟草甲防控的活性物质基础研究”获得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项目一等奖
其实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可供同学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地方,许多参赛选手,也把目标对准了这些生活中的现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都用自己的一双慧眼,从生活中发现了哪些科学“金点子”! 王康瑞、桑雨菲、蒋涵彬同学的“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三型蜂肠道菌群的组成差异的比较研究”获得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项目一等奖 杨瀚思同学的“昌平区公共自行车运营现状研究”项目获得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项目一等奖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的张嘉玮同学看到奶奶用花椒来防止粮食和药材生虫,勾起了她的好奇心。她使用市场上卖得较多的川花椒作为试验材料,以烟草甲为靶标昆虫,研究了川花椒完整果实对仓储害虫的防范作用,并对川花椒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和活性测试,得出其在杀灭仓储害虫(如烟草甲)方面的功效,为天然杀虫剂的研发提出了新思路。在未来的试验中,她还将着手研究实际生活中不同的花椒使用量对不同仓储害虫活性的影响,以便向更多的人推荐使用花椒来防治仓储害虫,同时为未来生产含有花椒有效成分的杀虫剂提供帮助。 胡泽涵同学设计的“移动终端上形独APP软件”获得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项目一等奖 葛静怡、朱琳岳同学的“日本动漫文化对中国青少年成长的影响调查研究”获得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项目一等奖
我们平时都经常喝蜂蜜,但却很少对蜂蜜相关的问题做过深入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王康瑞、桑雨菲、蒋涵彬三位同学就非常细心。他们在购买蜂蜜时,发现营养价值和口感都很好的中华蜜蜂产的蜂蜜比较难购买到,于是产生了研究中华蜜蜂的欲望。于是乎,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和咨询专家,了解到蜜蜂的肠道微生物与其自身健康密切相关,进而影响其种群的数量。因此,他们对蜂王、工蜂和雄峰的肠道微生物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三型蜂之间乳酸菌含量的差异最大,其中蜂王最高,雄峰最少。他们在生产实践中也发现,蜂王是最健康的,这其中有可能是乳酸菌起了重要的作用。下一步,他们还将研究蜜蜂的产品质量和蜜蜂的肠道菌群数量之间的相关性,为蜂产品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的杨瀚思同学注意到,自2015年公共自行车正式进入昌平区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他认为公共自行车可以较好地解决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而目前它的运营现状却少有研究,因此他决定从这个方面寻找突破。他首先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Excel图表调查分析结果,同时利用八爪鱼软件,从公共自行车官网在线数据库中抓取各个站点的可借车数,归纳其变化规律,最终提出了自己的推广建议,以及便于居民使用公共自行车的道路设计方案。他希望借此机会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公共自行车的优势并选择使用它,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污染的现状。 王佳妮、彭天杨同学的“H9N2禽流感病毒基因变异与分子溯源研究”获得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项目一等奖
兴趣激发科学创新能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往今来,许多拥有辉煌成就的人,他们的事业往往都萌发于青少年时代的兴趣中。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胡泽涵同学就是出于对数学和计算机学科的爱好,设计了在移动终端上使用的形独APP软件。他介绍说,“形独”这个数学概念是由自己的数学老师杨青明提出的,并且已经有学长做了电脑版的形独软件,但他觉得形独软件应该放到移动终端上,这样所有人都能拿出手机或平板电脑来使用。这款软件可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加深他们对垂直的理解和认识。目前,他开发的这款软件已经能在App Store和安卓应用市场下载,填补了几何类型益智软件的空白。 来自北京市京源学校的陈其昌同学是一位航模爱好者,他参赛的项目是可变翼尾坐式四旋翼布局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VTQUA)。他告诉知力记者,目前民用垂直起降飞行器市场潜力巨大、需求量高,其中尾坐式飞行器效率高,是后起之秀,但是目前的技术仍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