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群体的常微分方程模型-暑期选讲资料.ppt

动物群体的常微分方程模型-暑期选讲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物群体的常微分方程模型-暑期选讲资料

特征方程为 特征根为 是鞍点。 由方程组(14)知,正半N1轴与正半N2轴是由轨线及奇点并成的。 的平衡点(或称奇点),考虑点P2,P2的横坐标大于 ,故在P2点, ,y 增加,在P2 处向上运动,可见是逆时针运动。 现在考虑对两个物种同时进行捕捉,既抓兔子也捉狐狸,于是,模型(8)变成修正模型: (10) 从图 5-1中已经看到,x(t),y(t)是周期为T 的周期函数,同理(10)的解x(t)、y(t)也是周期函数。 对于(8), x(t),y(t)的平均值 为: 又 得: 而 故 于是 同理可得 对于(10)则得 由(11)可知,当捕捉率 不超过兔子的繁殖率 a 时,兔子反而会增加,狐狸要减少,反过来,捕捉率降低,平均而言,会增加狐狸的数目,而减少兔子的数目。 (11) 意大利生物学家棣安奇纳(D.Ancona)发现,第一次世界大战那些年代,地中海各港口捕鱼量百分比表明,掠肉鱼(例如鲨鱼)的百分比急剧增加,从上述数学分析中,对这种现象已经有了理论上的解释。事实上,那时战火连天,渔民大量停业,使捕捉率下降,所以相当于狐狸的掠肉鱼明显增加。 这种结论在农业防治病虫害上有很大意义,例如,有两个物种(可能是两 种昆虫或害虫与青蛙等),一者是作物的害虫,一者是害虫的天敌,若施农药不当,虽然可以杀灭一些害虫,但同时也杀死了害虫的天敌,这一“捕捉行为”的实施,由上述结论知,可能造成天敌的减少,害虫的增多,事与愿违,与其施用少量农药治虫,不如采用生物治虫的办法。 §5 竞争排斥模型 在自然界中不难发现这种现象,两种生物为了争夺有限的同一食物、生活空间或配偶,进行着激烈的斗争。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明确指出:“最剧烈的斗争,差不多总是发生在同种的个体,因为它们居住在同一地域,需要同样食物,遭受同样威胁。在同种的变种之间,其斗争之剧烈,大体如此,且有时在短期内即见胜负。” 这里用数学模型及其解的定性分析来论证达尔文的上述思想。两种相似的 生物之间为争夺生存条件而斗争,直至其中一种生物物种完全灭绝才会中止的现象称为“竞争排斥原理”。这一原理的生物学解释是:已知生物群体在群落中有何种习性、食物和生活繁衍方式等,叫这一种群体“生态龛”。两种同类群体,难以占有同一生态龛。事实上,如果两个群体力图持有同一个生态龛,那么他们之间的生存竞争将是异常之激烈,且以弱者灭亡而告终。生态龛也可称为“小环境”。 在单种群模型中 且当t ? ? 时, 记 这个极限可以认为是这个环境中可以承受的生物体最大数量。又 (12) (12)可以解释如下:当N 很小时,N(t) 按照马尔萨斯定律 增长,aN 叫“生物势”,它是理想条件下,物种的可能增长率。只要对食物、配偶和空间不加限制,又无各个成员因排泄等造成的对环境毒化引起流行病害,这种增长率是可以实现的。但是,随着总数的增加, 随 的减少而减少。 今设N1(t) ,N2(t)分别为物种A和物种B在时刻t的数量,K1和K2分别是A与B在小天地中最大可能的个数,那么, N1(t) ,N2(t) 满足下面的数学模型(设K1≠K2): (13) 其中m2为第二物种B占据A的位置的数量,m1为A占据B的位置的数量。m2= αN2 , m1= β N1 ,如果A和B占有不同的生态龛,利害不冲突。当α=β=1 ,这时(13)变成: (14) § 6 竞争排斥原理的数学分析    为了从数学上分析(14)中N1(t) ,N2(t) 的渐近性态,先介绍一些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的概念和结论。称方程组 (15) 为平面自治系统。 的根叫做(15)的奇点,设 (x*,y*) 是(15)的一个孤立奇点。 将P(x ,y)同Q(x , y)在 (x*,y*) 附近展开,将坐标原点平移到(x*,y*) ,则得: (16) 其中x2(x,y)与y2(x,y)是高阶项。令 (17) 称为特征方程,其根λ1 ,λ2叫做特征根。 则得近似线性系统 若 λ1 ,λ2 是同号实数,则奇点是结点,λi 0时是稳定结点,即此结点为“汇”,若λi 0 ,则此结点为“源”,汇是渐近稳定的所谓“吸引子”,源是不稳定的“排斥子”。 若λ1 ,λ2是异号实数,则奇点是鞍点。 对于结点,若是汇,则其附近的轨线皆流入(随着 t 增大)此汇,若为源, 图 5-2中箭头表示 t 增加时轨线的走向,O 是鞍点;当然另外的情形,鞍点附近轨线的走向可能与图5-2中走向恰好相反。 如果特征根

文档评论(0)

152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