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9章魏晋南北朝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从公元189(190 220)-581年,近400年的时间。是我国早期封建社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两大特点,一是社会的大动荡、大分裂,二是民族的大融合。 魏晋南北朝可分为五个时期: 一、从董卓之乱(189)到西晋灭吴(280),共91年,这个时期主要是军阀割据和三国分立时期。 二、从西晋灭吴(280)到永嘉之乱、洛阳倾覆(311),共31年,是一段短暂的全国统一时期。 三、从永嘉之乱(311)到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北凉(439)正式统一黄河流域,是128年(从304刘渊建汉算起是135年)的十六国分裂割据和与东晋、南朝宋的对峙时期。 第一节 三 国 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割据势力的形成与军阀混战 改州刺史为州牧,由仅有行政权力而变为兼有领兵治民之权,不少州牧成为实力很强的军阀。 号召豪强地主组织私兵,这也给了早已存在的豪强拥有私人部曲以合法权力,使之成为大军阀的社会基础。 加强地方军事力量的结果,不但没有增强东汉朝廷的控制力量,反而加强了与中央对抗的力量。 2.官渡之战与曹操统一北方 官渡之战是曹操和袁绍为争夺黄河中下游的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有决定意义的战争,曹操以少胜多,基本上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格局。 曹操在192年出任兖州牧后,开始发展势力,南征北讨,于207年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大致用了15年的时间。 二、曹魏的政治和经济 1.屯田制 a.对恢复和发展北方经济起了重要作用 b.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两汉以来的流民问题 c.使荒芜的土地得到开发,促使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租调制 “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 3、唯才是举和九品中正制 203年,曹操发布《论吏士行能令》,提出“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的用人原则。 九品中正制,由中央选择“贤有识鉴”的中央官吏兼任本地的中正官,对本地士人以德、才、门第评定出九等,并写出“状”,呈报吏部,作为政府选官的依据。 三、诸葛亮治蜀 1、诸葛亮以丞相兼领益州牧主持军国大事 外交上,继续执行联吴抗曹的方针。 政治上,注重修明法令,赏罚必信,执法公允。 经济上,注重发展生产。 2、平定南中 3.北伐曹魏 四、孙氏与江东士族 1、征服山越 使孙吴政权补充兵源,充实编户。同时,山越封闭落后的状态也被打破,客观上促进了江南的民族融合和经济的开发。 2、江东世家豪族势力的发展是孙吴政权的一个显著特点 三国中,孙吴政权尤其注意从经济、政治制度上扶植世家大族的发展,集中表现为世袭领兵制和复客制度的推行。 3.江南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西晋的短期统一 一、西晋的建立和统一全国 1、司马氏专权魏国 2、司马炎建晋 3、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中国自189年董卓之乱以后,即陷入分裂割据混战之中,时间长达91年,至此又归于统一。 二、西晋的政治、经济措施 1、占田制 占田课田制:男子占田70亩,女子30亩,丁男课田50亩,丁女20亩。次丁男半之,女则不课。 户调制:按户征收的实物税。丁男之户,年绢三匹、绵三斤。丁女或次丁男为户者折半交纳。 品官荫客占田制官僚士族可以按官品高低(一至九品)占有50顷到10顷土地,占有15户到1户佃客,占有3人至1人衣食客,还可庇荫亲属,多者九族,少者三世。 三、八王之乱 1、分封宗室 魏晋皆有分封,但实质迥异。曹魏分封,“寄地空名,而无其实。”司马炎封同姓王二十七国,公侯伯子男五百余国。所封户数几乎占全国户口的半数。 这些王侯们“徒享封土,而不治吏民”。但他们都是宗室贵族,又位尊权大,尤其是诸王常常出镇一方,先允许自治官吏,继而又允许置军,实是一方的土皇帝。这不仅极度地削弱了中央皇权,也为诸王卷入八王之乱准备了条件。 四、西晋的灭亡 1、五胡内迁 少数民族受汉经济文化影响,向往中原。 政府为了加强对他们的控制,扩大军队,补充劳力,组织迁徙。 中原地区战乱频繁,给他们迁入造成可乘之机。 各族之间的互动影响 世界范围内的迁徙影响 气候寒冷的原因 第三节 东晋与十六国的南北对峙 西晋统一政权崩溃后,出现了长达270多年的南北分裂,其中的前一个世纪,是南方的东晋政权与北方的十六国对峙时期。 一、五胡十六国 西晋灭亡后,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成为进入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争夺统治权的战场,参与这一斗争的主要民族有匈奴、羯、氐、羌、鲜卑,史称“五胡”。建立的主要国家有一成(汉)、二赵(前后)、三秦(前后西)、四燕(前后南北)、五凉(前后南北西)、一夏,史称十六国。 从316年西晋灭亡到439年北魏灭北凉统一北方的120多年中,黄河流域一直是纷纷扰扰,没有宁日。这一时期,按照各国的兴亡情况,以淝水之战为界,大致可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