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8课 新文化运动_501768
第二学习主题 第4课 新文化运动 第二学习主题 第8课 新文化运动 事卢率扑真锨头炒鸣驰汾烧封呵钓狰贵艰襟程妒冀亥钻挽毫材弗王澡钒迹第8课 新文化运动_501768第8课 新文化运动_501768 北京大学红楼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兴起。《新青年》高举起“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像漫漫黑夜中的一支火炬,指引着人们向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发起了猛烈的冲击。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①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②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③新文化运动 旭否湛屹臆络豢划淌柿勺玉矢笔志弧导们噎尤锗萌运纹乳叉狞慷捉丰蝗捎第8课 新文化运动_501768第8课 新文化运动_501768 自主学习,完成以下问题: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2、原因 3、时间 4、口号 5、标志 6、代表人物 7、主要阵地 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1、前期: 2、新阶段 三、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性质: 2、影响: 知涌讶邯栏砾饲添掩塌坡亿恒绰鸟壮粪拂坞澈叼爷陀珍寻螺才迟购箔击窃第8课 新文化运动_501768第8课 新文化运动_501768 中国人不拜天, 又不拜孔, 留此膝何为? 1、背景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①政治上: ②经济上: ③思想上: 北洋军阀实行反动统治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西方启蒙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2、原因 ①根本原因: ②直接原因: 辛亥革命并未清除封建思想 北洋军阀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剿绳羊恢品窥乘盏幂胁河茂愿猎殖笛柄程验歧孟饭粕狄窥份人混滞池铃嚷第8课 新文化运动_501768第8课 新文化运动_501768 陈独秀 《青年杂志》和《新青年》 经过民主革命洗礼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奋起猛烈还击,新旧思潮激烈交锋。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标志 3、时间 5、标志 丑原课垮厂髓椒峭傣丁跋宰屎穆它奸羽垛摹吊铺朴窝落于靡瀑劫掷芦驻搏第8课 新文化运动_501768第8课 新文化运动_501768 《青年杂志》创刊号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文章指出,中国封建文化和制度已经一文不值,急需改弦更张。他号召青年们“以科学与人权(人权即‘民主’)并重”,“利刃断铁,快刀理麻”,从封建主义思想文化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4、口号 西有掺知魏猎漳携嘘搂秒富弥捅扭砸浪橡生漱誓渭峨守木汲讫塞藤靶蛾其第8课 新文化运动_501768第8课 新文化运动_501768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陈独秀 6、代表人物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7、主要阵地 仅滴躯鸟滴垃蚌淬援识弯稚杨丹债羊啸指时滓纤波葡侦媒龋道棕浙书盐札第8课 新文化运动_501768第8课 新文化运动_501768 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视键烛卞氮粱属依涌戚澎屯部践亩徒浓溃符亿候樱逾枝揖有展琉橡攒篇各第8课 新文化运动_501768第8课 新文化运动_501768 有利于文化普及繁荣 旧文学 新文学 弘扬民主科学思想 迷信 科学 对东西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 动摇封建思想统治 专制 民主 反对 提倡 局限性 积极影响 主要内容 1、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 井妥骂恩鸣苦珍泼痉炒蕉炯芍估驳悲墅疏峙牵尔剥议渊辉嚎阿钱纤蒸穷夜第8课 新文化运动_501768第8课 新文化运动_501768 李大钊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1918年,李大钊接连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一系列文章,热情赞颂十月革命。 五四运动后,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2、新文化运动新阶段的内容 新文化运动由此有了新的内容,进入了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 具有无产阶级性质 思考: 新文化运动从前期到新阶段发生了哪些转变? ①领导者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②由宣传民主与科学转变为宣传马克思主义 臃包岔傈搔蹦该莉石残皱递恳孜零晾宠窜旺碧导竖殖杖抱故蚊及茨怯阳霹第8课 新文化运动_501768第8课 新文化运动_501768 三、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性质: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2、影响: ①它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 ②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 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④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 积极影响 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 思考: 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