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Understanding Our Environment.ppt
食物與農業 第七章 大綱: 饑荒與糧食安全 營養失調 主要食物來源 土壤 土壤剖面 退化 農業資源 新作物與基因工程 永續農業 營養及食物供應 營養及食物供應 在全球的開發中國家,每5個人就有1個人符合這種敘述。 根據FAO的統計,每年1,200萬個小孩死亡,其中的55% 是因為營養失調。 貧窮 貧窮及缺乏社會地位是個人糧食安全性最大的威脅。 營養不充分的國家 饑荒 飢荒(famines)的特徵是最大規模的食物短缺、大量的飢饉、社會動盪及經濟混亂。 飢荒通常引發大規模遷徙。 環境狀況通常是立即性的觸發機制,但政治、經濟的重要性也相當。 武裝衝突及政治壓迫總是饑荒的根源。 饑荒 富有國家的援助政策,通常是為了消耗生產過剩的糧食以及讓我們對自己的慷慨感到舒服,但這不是消除飢饉的根本肇因。 難民營的嚴重缺點: 壓力與擁擠 缺乏公共衛生 曝露在傳染病中 營養失調 營養失調 - 由於缺乏特定飲食成份,以及吸收或利用基本營養的功能障礙所引起的營養不均衡。 富有國家的共同飲食問題是營養過剩。 美國成年人中有61%過重。 在最貧窮的國家,人們常常無法負擔能提供均衡飲食的肉類、水果及蔬菜。 營養失調 鐵的缺乏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營養問題。 導致貧血。 增加母親生產時因出血過多而死亡的風險 。 紅肉、蛋、豆科植物及綠色蔬菜都是飲食中鐵的良好來源。 缺乏蛋白質的疾病 紅孩症 ( Kwashiorkor ) - 「被取代的小孩」 發生在無法得到高品質蛋白質的小孩身上。 頭髮呈紅橙色、皮膚膨鬆且脫色、腹部腫脹 。 消瘦症 ( Marasmus ) - “To Waste Away” – 由於飲食中卡路里及蛋白質皆缺乏所引起的, 很瘦、皮膚皺折。 主要糧食來源 人類所賴以取得主要營養及卡路里的三種主要作物 : 麥、米及玉蜀黍 馬鈴薯、大麥、燕麥在寒冷潮濕的氣候下生長良好。 樹薯、地瓜及其他根、塊莖作物在溼熱地區生長良好。 肉品與乳品 肉品及乳品高度不公平。 高度發展國家的人口的20%,但他們卻消費全球80%的肉品及乳品。 60%的家禽為低度開發國家所飼養。 種植在北美的穀物,90%作為飼養乳牛、肉牛、豬、家禽及其他動物之用。 肉品 每 16 公斤的穀物及大豆約可生產1公斤的可食用肉品。 如果我們直接食用穀物,能夠比食用肉品得到多21倍的熱量及8倍的蛋白質。 海產 海產是許多國家的重要蛋白質來源。 海洋魚類的年度漁獲量在1950和1988年間增加4% 。 自1989年起,17處主要漁場中的13處,漁獲量已經急遽降低或變得無商業利益。 土壤: 可再生資源 土壤 ( Soil ) - 由岩石風化礦物質,部分堆肥化有機分子,及活性微生物宿主所組成的複雜混合物。 美國至少有2 萬種不同的土壤型態。 它們由於母質、時間、地形、氣候及在土壤形成的微生物而改變。 可以被補充及再生。 土壤生態系統 土壤剖面 大部分土壤形成不同的水平層,稱為土壤層。 土壤剖面的構成。 O 層 (表面碎屑) 樹葉碎片層、部分分解有機物。 A 層 (表土層) 由混合有機物質的礦物顆粒組成。 土壤剖面 E 層 (滲漏層) 溶解性營養鹽的去除。 B 層 (底土層) 鐵鋁及腐植化合物的累積。 C 層 (風化固質) 大部分是風化的岩石斷片,有機物相當少量。 我們使用與誤用土壤的方式 目前地球土地面積僅有11%作為農業生產之用. 有4倍以上的土壤面積仍有轉換為耕地的潛力。 但這些土地絕大多數都被許多原因所限制 土地資源 在已開發國家,二十世紀最新的農業生產,95%來自改良的作物品種。 目前的耕地比100年前的北美或是600年前的歐洲來得少。 許多開發中國家已達到土地使用的限制,無法在不影響社會、環境成本的情形下繼續剝削土地,但其他國家仍有開發新農業土地的潛力。 土地退化 據估計沖蝕破壞每年300萬公頃的農田,400萬公頃轉變為沙漠,800萬公頃轉變為非農耕使用。 土地退化 退化,是依據生物生產量和我們期待中的土地型態為何而定義。 我們通常將土壤耗盡沖蝕、水流沖刷或污染物高於一般狀況,植被消失、生物質量產量降低與野生動物多樣性減少等視為土壤退化 。 風蝕及水蝕提供最大部分土壤退化的驅動力。 沖蝕 沖蝕是重要的自然程序,其造成地質風化產物的再分配,是土壤形成及損失的一部分。 全球廣為散布的表土沖蝕效應相當於每年沖走1%的全球耕地。 沖蝕機制 層狀沖蝕 ( Sheet Erosion ) – 移動淺薄、均勻的土層。 紋溝沖蝕 ( Rill Erosion ) - 流動的小溪匯流並在土壤切割小渠道。 溝狀沖蝕 ( Gully Erosion ) - 紋溝增大形成渠道或峽谷而無法以正常的農耕作業移除。 河灘沖蝕 ( Streambank Erosion ) - 指溪、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English Business Correspondence -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ppt
- English Business Correspondence - 黄淮学院精品课程建设 ….ppt
- ERP演示及单证备案.ppt
- ETERNAL Show.ppt
- Excel 2003 基本操作 - 信丰中学 网站首页.ppt
- Expressions - 辽宁医学院外语教研部.ppt
- fever Main point of inquisition.ppt
- HTML语言入门.ppt
- M品牌销售团队管理方案.ppt
- PowerBar原创专业PPT模板 - 深圳市工艺礼品行业协会深圳 .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