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为.pptVIP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今天我们为.ppt

漫谈《〈论语〉选读》教学 青田中学 范建民 qtfjm@ 《〈论语〉选读》教学 讲三个方面: 一、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 二、我们如何去读《论语》。 三、如何进行《〈论语〉选读》教学。 一、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 1、首先得回答: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古人有云: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所谓“经典”,就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著作。而且,它的意义和价值还是永久性的。 2、为什么要读先秦诸子? 先秦诸子是经典中的经典,精华中的精华,是最宝贵的文化遗产。 德国历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人的历史》中曾将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这600年间的历史,称为整个人类文化史的“轴心时代”。 中国文化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正是这样的轴心时代。 一个结论: 我们今天阅读经典,阅读先秦诸子,不过是为了帮助我们自己思考人生,获得智慧。 3、孔子:中国人心目中的“圣人” 要读懂《论语》必须要了解孔子,因为《论语》主要是孔子的言行实录;要认识孔子,必须要阅读《论语》,因为孔子的思想言论集中体现在《论语》里。 两者是不可分割开来的。 二、我们如何读《论语》 (一)、读孔:大成至圣先师 “大成”,是赞扬孔子集古圣贤之大成,“至圣”是说孔子是最高的圣人。可以说,历代君王都为孔子的封谥选择了他们所能给予的最高赞誉。 孔子生前得贤哲之誉,死后留至圣之名,其德行、思想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成为中华民族道德和智慧的化身,其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发生深远的影响。 时人的评语: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可及也。” “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也。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论语·子张》 历代追谥: 鲁国国王哀公称孔子为“尼父”,这算是孔子有生以来得到的最高尊称了。 汉朝追封孔子为公爵,称“褒成宣尼公”。 北魏孝文帝改称孔子为“文圣尼公”。 北周静帝恢复公爵之封,号“邹国公”。 隋文帝杨坚尊孔子为“先师尼父”。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尊孔子为“先圣”,十一年又改成“宣父”。 唐高宗李治尊孔子为“太师”。 武则天执政时恢复公爵,改号“隆道公”。 唐玄宗李隆基升孔子为王爵,称“文宣王”。 宋真宗称孔子为“选胜文宣王”,后又改称“至圣文宣王”。 元武宗加封孔子为“大圣先师”。 清顺治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后又复称“至圣先师”。 清康熙二十三年,皇帝拜孔子墓,发现墓碑上写着“大成至圣文宣王之墓”(明正统八年(1443年)黄养正书写的),便尴尬地站在那里,众人全都愣住了。这时,《桃花扇》的作者、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孔尚任立刻明白了其中道理:皇帝是只拜师不拜王的。于是,他便叫人拿来一匹黄绸,把碑文中的“文宣王”盖住,并添上“先师”两字,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康熙帝一看,马上开始祭拜。从此,“大成至圣先师”的称呼就流行起来,而且成为孔子的专有称呼。南怀瑾先生说,这个称呼比一百个什么什么“家”都要高。 1、作为学者的孔子 一位永不满足,“学而不厌”的学者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9》)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20》)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不如学也。”(《卫灵公31》)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28》)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15》)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11》) 2、作为良师的孔子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述而34》)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8》) 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39》)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7》)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17》) 3、作为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