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与群落固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种群与群落固学案

种群与群落固学案 考试要求: 1.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记住种群主要特征的要点,注意分析各项特征与种群数量的关系。 2.种群数量的变化。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理解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能说明形成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的条件,形成“S”型曲线的可能的制约因素。 3.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理解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对农业生产、生活实际的指导作用。 4.生物群落的概念。在新情境中能识别不同的生物群落,说明各成员间密切联系的具体方式。 一、重点回顾: 1.如何区分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答:个体,是种群的基本组成单位。个体与种群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每个个 体携带有本种群基因库的部分基因。 种群,是指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它是以个体为基本单位构成的。是种内关系的研究范围。种群内的同种个体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一个有机单元,它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等特征。正是由于具备了上述特征,使得种群数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维持在一个水平上,呈周期性波动。种群内各个体间的关系既有互助也有斗争,但都有利于种群的生存延续。在生物进化中,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具体形式,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群落以种群为单位,这些种群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既有种内关系,又有种间关系,在共同的无机环境中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与进化形成了稳定的,彼此相互适应的有机整体,从而将各种群连成一个网。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其中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无机环境是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不同的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构成不同的生态系统,如森林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构成森林生态系统。 总之,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这四个概念有层层包含关系。 2.如何理解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答:种群数量的变化可以用坐标曲线来表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种群数量(在微生物,由于数量太大,往往用种群数量的对数,即lgn表示)。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有“J”型曲线和“S”型曲线。 对“J”型曲线,一方面要注意它的发生条件(理想状态下),第二方面要能运用数学原理进行计算。Nt=N0λt,其中Nt为t年后的种群数量,N0为种群的起始数量,相邻的第二年的种群数量为第一年的λ倍,t为种群变化延续的时间。上述计算只适用于世代不相重叠种群的离散增长,这样的种群要求是:一生只繁殖一次,世代不相重叠(即子代产生时,亲代已死亡)。 对“S”型曲线(如图1),要注意进行分段分析: a段——基本呈指数增长;b段——增长速度较慢;c段——基本保持在环境容量(环境负荷)的水平。 生产实践中,还有一种情况是种群增长大大超过了环境容量,致使环境中某些资源要素受到破坏,从而造成环境容量的下降。这样就形成了另一种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突跃下降曲线(如图2)。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增长情况,例如过度放牧,草原不能复原。该曲线对于控制人口增长、害虫防治、环境的治理保护等方面具有指导作用。从上述分析中还可以知道,环境容量不是绝对不变的,它可以因“超载”而下降,也可以因整体的改善而有所增大。 巩固练习 1.(2011·重庆理综,4)2008年,在重庆武隆某地下洞穴的水体中发现了一种数量少、眼睛退化的“盲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B.种群密度是限制盲鱼种群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 C.洞内水体中溶解氧的增加将提高盲鱼种群的K值 D.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间接使用价值 2.(2011·海南,2)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既含有核基因,又含有线粒体基因 B.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经主动运输运到细胞外 C.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培养早期呈“J”型增长 D.碳源充足和不充足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不同 3、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C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C。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 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 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 D.-2~2°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4、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