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与君子人格.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语》与君子人格.ppt

3.9.治之至养不肖 古者尧之与舜也;闻舜孝,知其能养天下之老也;闻舜弟,知其能事天下之长也;闻舜慈乎弟□□□知其能为民主也。故其为瞽盲子也,甚孝;及其为尧臣也,甚忠;尧禅天下而授之,南面而王天下,而甚君。故尧之禅乎舜也,如此也。 古者圣人二十而冠,三十而有家,五十而治天下,七十而致政,四肢倦惰,耳目聪明衰,禅天下而授贤,退而养其生。此以知其弗利了。 虞诗曰:“大明不出,万物皆暗。圣者不在上,天下必坏。”治之至,养不肖。乱之至,灭贤。 四、战国的时代特点 诸子的产生基础 4.1.周代德治核心价值观的崩溃 《史记·六国年表》: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三国终之卒分晋,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汉武帝时严安上书:臣闻周有天下,其治三百余岁,成康其隆也,刑错四十余年而不用。及其衰也,亦三百余岁,故五伯更起。五伯者,常佐天子兴利除害,诛暴禁邪,匡正海内,以尊天子。五伯既没,贤圣莫续,天子孤弱,号令不行。诸侯恣行,强陵弱,众暴寡,田常篡齐,六卿分晋,并为战国,此民之始苦也。于是强国务攻,弱国备守,合从连横,驰车击毂,介胄生虮虱,民无所告愬。 4.2.司马光《资治通鉴》 呜呼!幽、厉失徳,周道日衰,纲纪散坏,下陵上替,诸侯专征,大夫擅政,礼之大体什丧七八矣。然文武之祀犹绵绵相属者,盖以周之子孙尚能守其名分故也。……虽以晋、楚、齐、秦之强,不敢加者,何哉?徒以名分尚存故也。至于季氏之于鲁,田常之于齐,白公之于楚,智伯之于晋,其势皆足以逐君而自为,然而卒不敢者,岂其力不足而心不忍哉?乃畏奸名犯分而天下共诛之也。今晋大夫暴蔑其君,剖分晋国,天子既不能讨,又宠秩之,使列于诸侯,是区区之名分复不能守而并弃之也。先王之礼,于斯尽矣。或者以为当是之时,周室微弱,三晋强盛,虽欲勿许,其可得乎。是大不然。夫三晋虽强,茍不顾天下之诛,而犯义侵礼,则不请于天子而自立矣,不请于天子而自立,则为悖逆之臣。天下茍有桓、文之君,必奉礼义而征之。今请于天子而天子许之,是受天子之命而为诸侯也,谁得而讨之?故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乌呼!君臣之礼旣坏矣,则天下以智力相雄长,遂使圣贤之后为诸侯者,社稷无不泯絶,生民之类,糜灭几尽,岂不哀哉! 4.3.顾炎武《日知录》 如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面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4.4.士人队伍壮大 《礼记·王制》云: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 《荀子·王制》称: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 《荀子·大略》云:子赣、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 4.5.命士到文士 《白虎通义·爵篇》云:“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传》曰:‘通古今,辩然否,謂之士。’” 《孟子·梁惠王上》云:“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春秋时期的所谓士,多是命士,不命之士(庶人在官者)或武士,都是职务的名称,此外无称士者。至战国则不然,只要具有相当的文化水准,就可称士。因此,开始产生了仕士、处士的新称谓。 4.6.儒与侠的区分 顾颉刚《武士与文士之蜕变》:然战国者,攻伐最剧烈之时代也,不但不能废武事,其慷慨赴死之精神且有甚于春秋,故士之好武者正复不少,彼辈自成一集团,不与文士混。以两集团之对立而有新名词出焉:文者谓之“儒”,武者谓之“侠”;儒重名誉,侠重义气。 4.7.士人地位提升 《史记·李斯列传》李斯称: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 《论衡·效力》云: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 战国四公子: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 五、战国诸子的主要流派 九流十家 5.1.九流十家 战国时期是所谓百家争鸣的时代,由于诸子各自主张不同,所以,就有了不同的流派,战国时期的学者如庄子、荀子、韩非子、吕不韦等人在他们的著作中都作过流派划分,而西汉初年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则把战国诸子分别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种,班固《汉书·艺文志》采用西汉成帝时刘向、刘歆父子的分类,分别战国秦汉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为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十家,这些诸子著作,今天大部分已经散佚。 5.2.儒家著作 战国儒家著作今存有《孟子》《荀子》《晏子》等著作。 《论语》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