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烤箱“嫩思维”.doc
烤箱“嫩思维”
我们应该想到这样一种可能,“用户驱动”不仅仅是拉一个QQ群、微信群,让用户在里面提意见,而是在每一个环节都理解用户。用户不是一个面目模糊的画像,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小焙烤箱?”
“有粉色的时候。”
这段对话发生在采访间隙,海尔小焙CEO马钢转头问一旁的Tinrry。Tinrry是烘焙达人,在微博上有超过60万粉丝关注她的烘焙视频《Tinrry的下午茶》。
马钢对这个答案很中意。
第五人
马钢是海尔小焙的第五个负责人。这个从海尔小微平台上孵化出来的项目,早在2013年就已经立项,一直进展缓慢。2014年年底,马钢从中兴来海尔。他加入之前,团队有11个人;等到马钢来了,团队走了10个人。大家对项目都没有信心,不知道该往哪里去。
海尔、中兴这样的“大体系”,都有一个特点:比起说“Yes”,大家更喜欢说“No”。后者成本更低,风险更小。尽管海尔已经成为中国传统企业转型的标杆,但小微项目的每一次落地都是知易行难,每往前走一步,都需要不断矫正、纠偏、再执行。
从互联网公司跳槽到海尔的小微主,习惯了互联网一声令下,大家就乘风破浪去做,无法适应海尔这样的“大体系”里反反复复沟通、协商。
马钢能适应。
加入小焙之前,马钢为中兴在海外奋战十几年,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华为黑名单上的人”。从中兴到海尔,马钢很清楚在这样的“大体系”里该如何沟通和博弈。
小焙组新团队时,马钢先是找到中兴以前的伙伴,接着再找来有华为、诺基亚这样工作背景的人。同样面对过全球化企业竞争,同样在“大体系”里待过的,团队内的人配合起来也更加默契。
烤箱的迭代
交到马钢手里的第一代小焙烤箱T1,是一个“智能烤箱”,也就是“烤箱+Wi-Fi”。T1有两个特别明显的问题:
第一,Wi-Fi功能的体验不好。有Wi-Fi功能的烤箱,大多可以远程遥控。但是用户不可能在上午上班时将牛排放进去,下午下班前远程启动,还没等用户“远程”烘焙,牛排先“近距离”坏掉。
第二,也是关键一点,带Wi-Fi功能的产品太多,容易复制,小焙没有自己的面孔。
2014-2015年,市场上最火的产品是小米手机,全行业都把小米当做标杆。小米做爆款,走低价,谈互联网思维。有人就跟马钢说,市场上最好卖的烤箱是99元的,你就在99元的烤箱基础上加功能、涨点价就行了。
当时T1卖999元,马钢要涨到1 999元,别人觉得他疯了。马钢很干脆:第一,必须涨价,价格做起来,才会有品牌,有了品牌才会有溢价;第二,必须有体验,是排他的体验,用户才会接受小焙涨价。
烤箱的第三个维度
烤箱烘焙的时候,一般是两个维度:时间和温度。小焙团队想到再加一个维度进去,“湿度”。加上了蒸的功能,烤箱内部就可以控制烤箱内的水分。烤牛排、烤羊排时,食物会更加鲜嫩。
市面上只有小焙称自己“嫩烤箱”,小焙果断把价格涨到1 999元。
去年一年,1 999元的T2烤箱卖出10 000多台。在此之前999元的T1,一个月只能卖出去五六台。
一个会自拍的烤箱
2016年5月,小焙T3发布,这一次团队把摄像头装到了烤箱里面,T3成了一个可以自拍的烤箱。用户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时,能从手机上看到烤箱在如何烘焙,用户就可以跟烤箱互动。有了摄像头,用户烘焙的时候就会不自觉打开App,小焙可以收集用户的使用数据。
T3不是唯一有摄像头的烤箱,但可能是位置放得最正确的。
“我们的摄像头放在烤箱的侧后方,一个考虑是降温;还有一个考虑是这个角度,是用户自己无论如何拍不到。有人说为什么不放在前面,那跟我们用手机从烤箱外面拍有什么区别呢?”
这就是马钢一直在说的体验。
Wi-Fi还是粉红色
用户究竟是在为功能溢价,还是为体验溢价?
信奉前者的研发者生产出带Wi-Fi功能的烤箱,甚至装上小屏幕,用户可以在烤箱上上网,浏览网页,看视频。然而,只要看看有多少用户正在为亮黑色的iPhone 7排队,就知道用户更喜欢那个“好看”的。
“好看”是最美妙的体验之一。不信,你长得好看试试。
任何功能都会延伸出体验,但是不是所有体验都是值得用户付费的。我们常常是先谈功能再讲体验,但这其实有点本末倒置。先设计好体验,再反过来推演功能,功能才不会成为设计者的自嗨。
体验如何设计?我们需要去相信人性中不那么复杂的部分――“女生喜欢粉红色”“发朋友圈是刚需”“人都怕承认自己老”……这些道理简单直接,但是总会有设计者去挑战,才会有老年手机这样的产品。但是,我们同时又需要去琢磨即使是弗洛伊德也未必清楚的,人性中琢磨不透的部分。
从小焙来看,设计体验至少会有两个标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