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眼科学基础.ppt
第一节 眼的组织解剖 眼由眼球和眼附属器二部分组成。 一、???? 眼球 眼球近似球形,成年人眼球前后径约24毫米,垂直径和水平径略小。 眼球位于眼眶前部,以眼眶内的筋膜、韧带与眶壁相联系,周围有眶脂肪垫衬,前有眼睑保护,四周及后部有眶骨壁保护。 角膜 组织学上角膜分为5层: 上皮细胞层:5~6层无角化的鳞状上皮细胞组成。 前弹力层:一层均质透明膜。 基质层:占角膜厚度的90%,由200层排列规则的的板层胶原纤维束组成,其间有角膜细胞和少量的游走细胞。 后弹力层:一层较坚韧的透明均质膜。 内皮细胞层:由一层六角形扁平细胞构成。 巩膜 质地坚韧,呈瓷白色,主要由致密且相互交错的胶原纤维组成。在后部视神经穿过处,巩膜呈网眼状,称巩膜筛板,视神经纤维束由此穿出眼球。 角巩膜缘:角膜和巩膜的移行区,是前房角及房水引流系统的所在部位,也是临床许多手术切口的标志部位,因此十分重要。 巩膜 前房角: 前房角是房水排出的主要通道,位于角膜周边部与虹膜根部的连接处,其前外侧壁是角巩膜的内面,后内侧壁是睫状体的前端和虹膜根部。从角膜后弹力层止端(Schwable线)至巩膜突,在前房角向后可依次见到Schwable线、小梁网及Schlemm管、巩膜突、睫状体带和虹膜根部。 房水引流系统:由小梁网、Schlemm管、集液管和巩膜浅层静脉组成。房水外流的主要阻力部位位于小梁网的近小管组织。 葡萄膜 中层(葡萄膜):又称色素膜,富含色素和血管,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 虹膜 (1) 为一圆盘状膜,自睫状体伸展到晶状体前面,将眼球前部腔隙隔成前、后房,虹膜即悬浮在房水中。虹膜的中央有一2.5~4毫米的圆孔即瞳孔。虹膜周边部与睫状体连接处为虹膜根部,此部很薄,当眼球受挫伤时,易从睫状体上离断。 虹膜主要由前面的基质层和后面的色素上皮层构成。基质层是由疏松的结缔组织和虹膜色素细胞所组成,神经和血管走行于其中,瞳孔括约肌呈环形分布于瞳孔缘的基质层内,由副交感神经支配。色素上皮层由二层富含色素的上皮细胞构成,瞳孔开大肌位于此层,由交感神经支配。 睫状体 (1) 位于虹膜与脉络膜之间的环状组织,宽约6~7毫米,其矢状面略呈三角形。前1/3较肥厚,称睫状冠,富含血管,内表面的70~80个纵行放射状皱褶,称睫状突,后2/3薄而扁平,称扁平部,扁平部与脉络膜相连处称锯齿缘。睫状体主要由睫状肌和睫状上皮细胞组成。 脉络膜 前起锯齿缘,后至视乳头周围,介于视网膜与巩膜之间,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细胞。睫状体后长动脉、睫状后短动脉、睫状神经均经脉络膜上腔通过。 视网膜 是一层透明的膜,位于脉络膜的内侧。 眼球内容物 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三种透明物质,是光线进入眼内到达视网膜的通路,与角膜一并称为眼的屈光介质。 房水 1、为眼内透明液体,充满前房和后房。前房指角膜后面与虹膜及晶状体前面之间的眼内腔隙,后房为虹膜后面、睫状体内侧和晶状体前侧面之间的环形间隙。房水处于动态循环之中,由睫状体产生,经由前房角排出眼外。 晶状体 形如双凸透镜,位于瞳孔和虹膜后面,玻璃体前面,由晶状体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而固定。晶状体由晶状体囊和晶状体纤维组成。囊为一层具有弹性的均质基底膜,前囊和赤道部囊下有一层立方上皮,后囊下缺如。晶状体纤维在一生中不断产生,并将旧的纤维挤向中心,逐渐硬化形成晶状体核,核外较新的纤维称为晶状体皮质。 玻璃体 为透明的胶质体,充满于玻璃体腔内,占眼球内容积的4/5,约4.5毫升。玻璃体前面有一凹面称玻璃体凹,以容纳晶状体,其它部分与视网膜及睫状体相贴。 二、眼眶及眼附属器 (一)眼眶 (二)眼睑 (三)结膜 (四)泪器 (五)眼外肌 眼眶 为四面锥形的骨窝。其开口向前,尖朝向后略偏内侧,由7块骨构成,即额骨、蝶骨、筛骨、腭骨、泪骨、上颌骨、和颧骨。眼眶有四个壁:上壁、下壁、内侧壁和外侧壁,前三者分别与额窦、上颌窦和筛窦相邻,当鼻窦发生病变时可累及眶内组织。眼眶骨壁有下列主要结构: 1、视神经孔和视神经管 2、眶上裂 3、眶下裂 4、眶上切迹(或孔) 1、视神经孔和视神经管 视神经孔为位于眶尖部的圆孔,视神经管由此孔向后内侧通入颅腔,管中有视神经、眼动脉及交感神经纤维通过。 2、眶上裂 与颅中窝相通,有第Ⅲ、Ⅳ、Ⅵ脑神经和第Ⅴ脑神经第一支、眼上静脉和部分交感神经纤维通过, 此处受损则累及这些通过的神经、血管,出现眶上裂综合征。 3、眶下裂 位于眶外壁和眶下壁之间,有第Ⅴ脑神经第二支、眶下神经及眶下静脉等通过。 4、眶上切迹(或孔) 位于眶上缘内1/3处,有眶上神经、第Ⅴ脑神经第一支(眼支)及血管通过。眶下孔有眶下神经、第Ⅴ脑神经第二支通过。 此外,眶外上角有泪腺窝,内侧壁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盖上罐子说亮话.doc
- 目前核定公告适用劳动基准法第84条之1之工作者.doc
- 目标市场定价分析报告.ppt
- 目标管理理论与商务信函写作课堂的优化.ppt
- 目标管理责任书-模板.doc
- 直击课堂现场剖析典型课例提升课堂效能.doc
- 直流无频闪荧光灯的研究.doc
-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及特性.ppt
- 直线运动问题求解六法.doc
- 相关习题(恒定电流).doc
- 初中英语AI教育资源应用的用户需求分析与行为预测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生数学学习困难成因与心理辅导相结合的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乡村传统手工艺产业化发展产业链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乡村传统手工艺产业化发展产业集聚效应报告.docx
- 2025年主题公园IP旅游纪念品开发,游客复游率增长策略分析.docx
- 2025年主题公园景区智慧导览系统应用与游客复游率提升报告.docx
- 2025年乡村传统手工艺产业化发展产业国际化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主题公园IP衍生品市场分析报告:二次开发与游客复游率增长新趋势.docx
- 美容院客情管理课件.pptx
- 2025年乡村传统手工艺产品出口策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