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30407《入职培训是应即时分批还是应集中统一》.doc

20130407《入职培训是应即时分批还是应集中统一》.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0407《入职培训是应即时分批还是应集中统一》

【知识讲解】 培训是很多企业新员工入职的一个必经环节,培训的内容除了了解企业的发展,工作的内容之外,更重要的是帮员工树立信息让员工看到未来的希望,那么,如何进行新员工培训呢? 一、使员工把职业心树起来 当一个员工真正认同并融入到企业当中后,就该引导员工树立职业心,让他们知道怎样去创造和实现自身的价值。公司对新员工的培训除了开始的导入培训,还有一系列的培训,公司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来全面培训新员工,目的就是让员工真正成为公司躯体上的一个健康的细胞,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 公司通过树立典型的形式积极引导员工把目光转移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来,把企业的使命变成自己的职责,为企业分忧,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单纯是提出问题。 总之,由于大学毕业生是刚刚由学校进入社会,公司初期的培训方式就显得格外重要。管理者应采取能与公司实际情况结合的技巧和方法,让员工自己去体验,自己去表现,让培训工作成为员工的一种主动行为。 二、使员工把归属感“养”起来 敢于说话了是一大喜事,但那也仅是“对立式”的提出问题,有了问题可能就会产生不满、失落情绪,这其实并没有在观念上把问题当成自己的“家务事”,这时就要帮助员工转变思想,培养员工的归属感。让新员工不当自己是“外人”。 公司本身的文化就给员工一种吸引,一种归属感,“安泰人就是要创造感动”,在公司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感动。领导对新员工的关心真正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 你会想到在新员工培训时,人力中心的领导会把他们的水杯一个个盛满酸梅汤,让他们一休息就能喝到吗?你会想到集团的副总专门从外地赶回来目的就是为了和新员工共度中秋吗?你会想到集团领导对员工的祝愿中有这么一条——“希望你们早日走出单身宿舍”(找到对象)吗?公司还为新来的员工统一过了一次生日,每个人得到一个温馨的小蛋糕和一份精致的礼物。 老总也特意抽出半天时间和大学生共聚一堂,沟通交流。对于长期在“家”以外的地方漂泊流浪,对家的概念逐渐模糊的大学生来说(一般从高中就开始住校),公司所做的的一切又帮他们找回了“家”的感觉! 三、使员工把心态端平放稳 这第一步很重要。有些企业迫不及待地向新进毕业生灌输自己的企业文化或职业技能,强迫他们去接受,希望他们能尽快派上用场,而全不顾及他们的感受。 毕业生新到一个陌生的与学校完全不同的环境,总会有些顾虑:待遇与承诺是否相符;会不会得到重视;升迁机制对自己是否有利等等。公司首先要肯定待遇和条件,让新人把“心”放下,做到心里有“底”。接下来会举行新老大学生见面会,让师兄师姐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对公司的感受,使新员工尽快客观了解公司。 公司主管与新人面对面地沟通,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不回避存在的问题,并鼓励他们发现、提出问题。另外还与员工就如何进行职业发展规划、升迁机制、生活方面等问题进行沟通。 让员工真正把心态端平放稳,认识到没有问题的企业是不存在的,企业就是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的。关键是认清这些问题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还是机制本身的问题,让新员工正视公司内部存在的问题,不走极端。要知道没有人随随便便跳槽的,往往是思想走向极端,无法转回时才会“被迫”离开。 四、使员工把心里话说出来 员工虽然能接受与自己的理想不太适应的东西,但并不代表他们就能坦然接受了,这时就要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不管是否合理。让员工把话说出来是最好的解决矛盾的办法,如果你连员工在想什么都不知道,解决问题就没有针对性。所以应该为他们开条“绿色通道”,使他们的想法第一时间反映上来。 公司给新员工每人都发了“合理化建议卡”,员工有什么想法,无论制度、管理、工作、生活等任何方面都可以提出来。对合理化的建议,会立即采纳并实行,对提出人还有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而对不适用的建议也给予积极回应,因为这会让员工知道自己的想法已经被考虑过,他们会有被尊重的感觉,更敢于说出自己心里的话。 【案例回放】 红(化名)2008年4月28日进入某管理技术中心,工资约定2000元,以现金方式支付。王红上班期间负责培训工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2008年6月13日单位将她辞退。王红诉至仲裁,请求:支付2008年5月至6月13日的工资2000元;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2000元;支付2008年4月28日至同年6月13日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4000元。 某管理技术中心认可王红于2008年4月28日进入公司的事实,但指出,“2008年4月28日至5月8日属培训期间,不存在劳动关系”;“且因王红未能如期提交体检表,故双方未能签订劳动合同。” 某管理技术中心提供了2008年5月、6月的工资表、通知书、体检表及考勤表。2008

文档评论(0)

juhui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