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范文1-湛江市广播电视大学
目 录
一、凉茶的起源与凉茶业的兴起 1
二、凉茶市场现状分析 1
(一)道路坎坷,但前景广阔 1
(二)品种和经营方式呈现多元化、现代化 2
(三)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3
三、凉茶企业的经营策略 3
(一)立足本土,巩固和发挥区域竞争优势 3
(二)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创新和推广产品 4
(三)加强质量管理,提高顾客忠诚度 4
(四)打造凉茶品牌,强化品牌建设 5
(五)改善经营模式,充分整合资源 6
四、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7
浅谈凉茶企业的经营策略
受到2003年我国“非典”的影响,原来并不被人们普遍认识的,长期局限在岭南地区自成历史文化的凉茶,这些年随着其功能认知度的提高以及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在我国饮料市场上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喜爱,其市场呈现非常诱人的景象。值得关注的是,2005年凉茶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国家保护以来,以王老吉为代表的凉茶企业正以强大的品牌优势和厚实的经营资本将产品迅速扩张到全国各地,这对不少岭南原有的区域性中小品牌凉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形成了严峻挑战。市场是无情的。如今放眼凉茶市场中企业间激烈竞争的亮剑态势,各自都在显露其优势的一招。事实上,不管是老字号还是新兴者,不管是大品牌还是小品牌,作为形成岭南凉茶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必要,凉茶企业实现“共赢”才是目的。那么,凉茶企业应该如何运作才能在这一巨大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呢?笔者认为,全面认识凉茶的历史和市场现状,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以及采取有效的经营策略非常重要。
一、凉茶的起源与凉茶业的兴起
凉茶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古时,由于落后的农耕经济和医疗条件,人们患一些小病小痛或担心会患上什么病痛常会找中医处方抓配中药,或经指点凭经验在山间田野采些草药回家加水煎煮或浸泡取汁制成汤药饮用。
在我国岭南地区,由于地处亚热带,海拔很低,大部分时间气候炎热,空气潮湿,加上水土的特殊性,暑湿燥火最易侵犯人体,最常出现热证或湿热证。对此,岭南人便认为是“热气”(上火)了,于是便饮服一些寒凉或祛湿的汤药期望“去火”。后来,岭南人习惯地把这种用药性寒凉或祛湿、具有清热解毒类的中草药所煎煮或浸泡出来的类似茶水般的汤药称为凉茶。
由于“热气”的防治用药具有一定的共性,于是街头巷尾出现了许多不少专制凉茶的店铺,供人们随时饮用。起初的凉茶铺最为典型的标志就是摆放在门面上的大葫芦,人们只要一看到这个大葫芦,就知道这是卖凉茶的。一些店铺还雇请一些贫民,每日肩挑凉茶穿街过巷,沿途吆喝,招徕顾客。由于经营凉茶门槛较低,制作技术难度也不大,且长期以来属于完全市场经济的行业,不少中药铺或有点中医药常识的人都能从事这一服务行业,加上不同的地域适宜不同的凉茶配方,以至岭南各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本土凉茶品牌,造福于本土一方。凉茶由此逐渐在岭南一带成行成市。凉茶业也由此兴起并流传至今,甚至传到海外。
在当前的凉茶市场上,一百多年历史的王老吉是这一行业当仁不让的第一品牌,而黄振龙、邓老、宝芝林、黎泉、香港春和堂、深圳宝庆堂、东莞杏林春、佛山徐其修等也是近几十年或近几年推出的传统凉茶品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广东市场,大大小小凉茶品牌不下60个,除广州市场常见有“阿贞凉茶”、“清心堂凉茶”、“平安堂凉茶”、“东一堂凉茶”、“红罐乐居堂”、“金葫芦凉茶”、省农科院的“吉庄及二十八味”、“鹰金钱”等众多凉茶品牌外,在广州之外的凉茶品牌,如肇庆的“剑波凉茶”、三水华力的“二十四味”、佛山的“博健堂凉茶”、顺德的“广健堂凉茶”、中山的“沙溪凉茶”和“石歧凉茶”、惠州的“博山凉茶”和“怀安堂凉茶”、福州的“孙记养生园凉茶铺”、湛江的“龟老板凉茶世家”、南宁的“郑记本草堂”、香港的“鸿福堂凉茶”、梅州的“尖峰笔真功夫凉茶”、台山的“陈明医生凉茶”等等,这些在各自本土区域也小有名气。凉茶市场容量之大,凉茶品牌之多,超出许多人的想象。虽然各地凉茶各有特色,但凉茶内涵特征的高度同质性也成为后来许多品牌凉茶相互市场渗透的根源。
凉茶有着深厚的岭南文化底蕴,蕴含历代岭南人适应环境、强身健体的宝贵经验。广东凉茶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著名王老吉凉茶、夏桑菊茶、大声公凉茶、廿四味凉茶、石歧凉茶、三虎堂凉茶、黄振龙凉茶等多数是百年老字号或祖传验方,但这些凉茶在市场推广和品牌树立上保守、传统缺乏现代市场。他们大都采用开茶铺这种单一业态进行经营,致使凉茶一直以来只局限在广东一隅。90年代末期,广东药字号凉茶在全国的一些药店现身过,也有少数几个凉茶牌在开拓广东以外的市场,2005年8月29日,广东省食品文化遗产认定委员会向社会公布:经国务院批准,认定凉茶为“广东省食品饮食文化遗产”。也就是说,凉茶属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受到了保护。此次拥有获得认证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