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玉米育种学的发展范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ocker ham 1960 理论上证明单交种比双交种更高产 1963, Dekalb种子公司生产第一个单交种XL45 单交种广泛利用 单交种广泛利用过程 杂交种中变异性研究 (三)玉米种子生产方法的发展 中国:人工去雄99%,雄性不育1%以下 美国---1970年前--雄性不育90% ---1984年后 雄性不育35% 人工去雄65% (四)我国玉米育种的历史 近代玉米育种的启蒙和创建(1926-1949) 1926(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王绶)组配杂交种教学 1930(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赵连芳等,玉米育种) 1931(山西铭贤学校引种试验推广) 1936-1943(范福仁育成自交系、杂交种) 1939(农家品种改良) 1941-1948(吴绍骙等育种方法基础研究) 建国前 品种间杂交种 (1949-1959) 自交系间杂交种 (1960-1980) 玉米育种的深入发展(1981-) 建国后 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 坊杂2号、齐玉25号、恩杂209等 70年代末,李竞雄 中单2号 北京农科院黄早4 丹东农科所,旅28,9330 饲料玉米产量、抗性改进;群体改良及特用 玉米育种品种更换速度五年更换一代 我国玉米产量与育种的关系 产 量 增 长 情 况 表 年份 面积(万亩) 单产(kg) 总产(亿kg) 人均占有量(kg) 1952 18894 89.5 168.5 29.3 1988 29545 264.0 780 1996 36747 346.9 1274.7 104.15 增长(倍) 0.94 2.85 6.56 2.55 产量与杂交种利用的关系表 年份 品种类型和面积% 单产(公斤) 年增数(公斤/亩·年) 1952 农家品种、品种间杂交种 89.5 1965 农家品种、品杂 100.5 0.84 (13年) 1975 自交系间杂交种55% 169 6.85 (10年) 1980 自交系间杂交种70% 205 7.2 (5年) 1988 自交系间杂交种80% 264 7.37 (8年) 1996 346.9 10.36 (8年) 1952-1965,0.84kg/年 1965-1996,7kg/年或以上 特用玉米育种 1972,高赖氨酸育种,引进Opeque2材料。 1980 中单206、农大102 ↓ 甜 80年代开始 80年代开始 高油115,含油量9% ↓ 1、加强种质资源研究 育种的突破取决于种质资源研究的规模与深度 2、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方法紧密结合 第二个突破性方向 紧密结合生物技术与常规方法的革命性变革 3、高产是永恒的主题------高产育种 高产育种的基础 种质创新 株型、密植育种 产量构成因素、出籽率、籽粒容重 提高土地和光能利用效率、生育期适当的品种 三、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发展趋势 4、优质是市场的需求------品质育种 5、抗病玉米育种研究 6、适应性是稳产的保证 抗病品种 抗逆性品种 生态适应型品种 8、与可持续农业有关的技术问题 育种研究逐步实行高效率的产业化 个人化育种→流水线式集体操作 9、资源高效利用与环保型玉米育种的研究 耐旱、耐碱、耐酸和肥料高效利用→重要育种目标 7、特用玉米育种的研究 ≠优质玉米 先锋玉米品种特点 “五小一大”:即雄穗小、叶片小、个子小、节间小、植株小,果穗大。 “五快一壮”:即籽粒灌浆脱水快、苞叶蓬松快、果穗脱粒快、播种后种子吸水快、出苗快,植株幼苗健壮。 “五重五不重”:重播前整地,不重播后管理; 重效益,不重产量; 重培肥地力,不重追肥; 重农机,不重农艺; 重晚收,不重早收。 * 1.1.2 * 人类对生命现象的认识 * 1.1.2 * 人类对生命现象的认识 第二章 玉米育种学的发展历史及进展 一、世界玉米生产概况 三、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发展趋势 二、玉米遗传与育种研究的发展 一、世界玉米生产概况 重要的粮、经、饲作物 美国占15% 2010年 面积 (万hm2) 单产 (kg) 总产 (万t) 占全世界总产(%) 种子 产量 (万t) 占全世界 种子产量 (%) 中国 2347 4933 11580 19 190 32 美国 2785 8672 24148 40 50.8 8.4 全世界 13760 4427 6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