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章_逐步聚合反应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1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_逐步聚合反应讲解

* (3)凝胶点pc与官能度的关系 将式2—56与式2—59联立,得: 整理得: A和B官能团等摩尔时,r =1, 2—59 2—60 2—61 * 对2—Af体系(无A—A),ρ=1,且r = 1,则, 对Af—Bf体系,即无二官能团单体,每一步反应均产生 支化,则支化系数等于反应程度,即: 2—62 2—63 * 卡罗瑟斯小传(Wallace?Hume Carothers) (1896~1937) 1896年4月27日生于艾奥瓦州伯灵顿, 1920年在密苏里的塔基欧学院毕业; 1921年在伊利诺伊大学获硕士学位; 1924年在伊利诺伊大学获有机化学博 士学位。在该校任教两年后到哈佛大 学任教。 1928年起,在美国杜邦公司任职9年, 领导基础有机化学的研究工作。 1936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1937年4月29日在美国费城一家饭店的 房间里饮用了掺有氰化钾的柠檬汁而 自杀身亡。 主要成果: 1. 合成出氯丁二烯及其聚合物。 2. 以己二酸与己二胺为原料制得 尼龙—66。 一生中发表过60多篇论文和取得近70项专利。 * 弗洛里小传(Paul J. Flory) (1910-1985) 1910年6月19日生于伊利诺伊州斯特灵; 1934年在俄亥俄州州立大学获物理化学 博士学位,后任职于杜邦公司,进行高 分子基础理论研究; 1948年在康奈尔大学任教授; 1953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1957年任梅隆科学研究所执行所长; 1961年任斯坦福大学化学系教授; 1974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1975年退休; 1985年9月9日逝世。 在高分子物理化学方面的贡 献,几乎遍及各个领域。既 是实验家又是理论家,是高 分子科学理论的主要开拓者 和奠基人之一。著有《高分 子化学原理》和《长链分子 的统计力学》等。 作业: 1.凝胶点的计算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答:凝胶点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1)由carothers方程计算——该方程基于出现凝胶现象的瞬间聚合物 相对分子量迅速增大,在公式中按来 处理,从而使 而实际上出现凝胶现象时,并非趋于无穷,故算出的PC 值偏高。 (2)由Flory的统计方法计算——该方法的前提条件是官能团等活性理 论,且不存在分子内成环反应,通过支化系数α ,用统计方法计算临界 点以下的反应程度。 由于实际反应中两个假设前提有时不能同时满足,部分官能团消耗 于分子内成环反应,因此要达到凝胶点,实际反应程度要较高时才可出 现凝胶,故计算值往往偏低于实际值。 * 2.邻苯二甲酸与等物质量的甘油或季戊四醇缩聚。试求(1)平均官能度;(2)按carothers法求凝胶点;(3)按统计法求凝胶点 3.计算下列混合物的凝胶点 (1)邻苯二甲酸和甘油的摩尔比为1.50:0.98; (2)邻苯二甲酸、甘油、和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50:0.99:0.002 4.己二胺和己二酸合成聚酰胺,用己二酸过量来控制分子量,其投料分子比为己二胺:己二酸=0.99:1.0,试计算反应程度为0.995时的Xn * * * * * * * * 1 先制成聚合不完全的预聚物(分子量300~5000),线形或支链形,液体或固体,可溶可熔可塑化; 2 成型阶段,预聚物在受热条件下交联固化。不溶不熔,热固性聚合物。 体形缩聚物的结构与性能: 分子链在三维方向发生键合,结构复杂; 不溶不熔、耐热性高、尺寸稳定性好、力学性能强。 热固性聚合物的生产一般分两阶段进行: * 9.2 交联型逐步聚合的预聚物 在交联型逐步聚合反应中,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体系 先形成支链型产物,然后再转变为交联型产物。形成交联 型产物之前的聚合物称为预聚物。工业生产中一般先制备 预聚物,在成型时再交联成体型结构。 根据预聚物的结构,可分为无规预聚物和结构预聚物两 大类。 1)无规预聚物 这类预聚物由单体直接合成,通过控制聚合温度控制反 应阶段。 * 通常分为三个阶段:A 阶段为可溶可熔的低聚物,B 阶 段为支化程度较高的可溶可熔聚合物,C 阶段为不溶不熔 的体型聚合物,其中A、B两个阶段为预聚物。这类预聚物 结构复杂,因此称为“无规预聚物”。 碱催化酚醛树脂、脲醛树脂、醇酸树脂等均属此类。 1904年,Backeland,苯酚和甲醛 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塑料 碱性酚醛树脂:甲醛过量(苯酚/甲醛=1/1.1-1.2);碱催化,水溶液缩聚;控制反应程度在凝胶点以前停止反应。此时得到的为不同结构的预聚物。 A阶段 C阶段:A和B阶段的无规预聚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