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更多内容
書名:人際和諧與衝突-本土化的理論與研究出版日期:200 01
出 版
~摘自出版自序
本土化的探究,開啟了主體性的追尋。書中關於人際和諧/衝突的理論建構,係從華人的基本思維—陰陽和諧觀,以及深層文化之建構為論述的起點,這是文化主體性的彰顯。以和諧為基調從事關於衝突的論述時,旋即面對流行於國內外現代社會與學界中,以社會交換論及人為追求最大利益的理性動物為根基之PDG 衝突論。無遠弗屆的主流心理學,所召集的是來自世界各地師承西方學術的學人,用主流的語言,主流的思辯方式,共同凝聚成獨大的一言堂。相對的,一群怠倦霸權論述的東西方學人,悄悄地創立了一個小小的哲學心理的論述及研究天地,橫跨國界,也超越文化疆界,易經陰陽論成了人類心靈的深層結構。這麼說來,本土化挑戰國際化之處就不應祇是在地/跨國的界域或實體問題,而更是涉及中央/邊陲,主流/另類等論述的辯證。華人的社會行為是特別需要鑲嵌在人際脈絡上論述的。綿延二千多年的制式儒家文化設計,將華人的心理與行為框限在各種角色規範中,長期積澱之下,實然與應然之界線顯得模糊而反思乏力;尤其男女性別及親子關係更是建構在主從/附屬的上下位階上,強制且僵化了人性的差異。那麼,本土化的論述或研究,除了釐清文化建構心理的機制與實體之外,也亟需進一步的批判與解構。目前,本書在這方面的著墨還不多,卻預留了相當可開展的空問。現代社會經濟結構及生活方式正急遽變遷中,人際角色與關係也逐漸多元化,後現代解構主義的興起,正是質疑框限的緣起與歷程,亟欲回歸人性本源。另一方面,全球化的潮流卻迫使各界走向標準化以合同;祇是劃一的判準與遊戲規則由誰制定,是既有的權力鞏固者,或是以高分貝發聲的弱勢族群。看來,兩者之間的拉鋸,在這個世代祇會增強而不會弱化。從華人的人文智識傳統推衍出現代社會科學的概念與研究命題,這條路走來崎嶇漫長又危機重重;就像台灣的宿命一樣,有著切不斷的強勢文化源流,想要謀個對等的發聲位階,卻弄得國際視聽砲聲轟轟。現今,身處學術的邊陲,資源短缺,遙望中央正集中資源,複製著缺乏在地生命力的論述與研究,頻頻向國際主流趨同附和。獨立與依附之間的吊詭,在此展露無遺,教人不得不越發感慨位居邊陲者命運的多舛。
黃囇莉
一九九九年七月初序
二00六年一月再版修訂
誌 謝
~摘自博士論文原序
論文完成了,暫時告別那段「醒時是無邊紛雜的資料與論辯修辭;夢裡是遺忘的舊創與新愁」的夢魘式日子。近日裡,百事似忙,心中卻有餘閒;往事歷歷,反思中不覺再編織擬仿一個記憶中的「我」。遙想年少狂狷時,以一句豪語「安定阻礙成長」,拒絕且割捨了多少「看得見未來」的生涯,投向「充滿未知」的場域,也將自己拋向飄泊的十餘載。或許「最初的飄泊是蓄意的,怎能解釋多少聚散的冷漠?」(延陵季子掛劍,葉珊)
甫決定以學術為志業之初,即知當以數年的沈潛換取終生的安身立命,祇是未料這條通往烏托邦的路途卻是崎嶇多舛。首先面臨的困境即是,如何在「道德的熱情」與「六親不認」之間尋得平衡點,明知鍛鍊培養「隔離的智慧」(擷自殷海光話語)係當務之急,誰知卻在擺盪穿梭之際有所蹉跎。
最後,終究憬悟到學術人才的培育養成,似若置身於煉獄之中(採恩師楊國樞之語),焠煉的不啻是思考上的獨立,更包含情感上的獨立。唯獨留存的是對知識的癡狂,以及「意識到生命的荒謬,仍孜孜不倦」的傻勁(取卡繆對薛西弗斯之詮釋)。五年來的生活寫照,從「兩腳踏翻塵市路,一肩擔盡千古情」到「有人問我塵世事,擺手搖頭說不知」,所勾勒的正是一幅「脫胎換骨」的轉化畫像。如果問及安身立命之道,不過是「有當然、有自然、有偶然;盡其當然,聽其自然,而不惑於偶然」罷了。
黃囇莉
八十五年七月二十四日
摘 要
本論文旨在提出一套有關中國人人際和諧與衝突的本土化理論。為了使理論具有「本土性契合」與彰顯「文化的主體性」,本論文採取「主位式取徑」的研究法及「和諧化辯證觀」的形上學思考,作為理論建構的思考進路。另外,為了深化理論與研究的本土性,研究者也試圖將文化/歷史納入理論建構的思考架構中。本論文提出一套由下層結構(農業為主生產方式、親緣關係社會結構、大一統政教體系)至上層結構(天人合一思想、禮治思想、國家意識型態化儒學)的探索意識型態(文化思想體系或文化深層結構)之視角(見圖 1-1 ),以進行大傳統文本之解讀。
接著,本研究從意識型態(文化思想)中抽離出隱含其中的三種和諧觀,即辯證式和諧觀、調和式和諧觀、統制式和諧觀(見表 3-1 )。此三種和諧觀分別對應三個不同的層次,即宇宙觀層次、人倫社會層次及國家社會組織層次;且隨著對應層次的不同,三種和諧觀從著重心靈的境界朝著重情理的境界,再朝著現實功效的境界轉化。在此基礎下,本論文再以和諧化辯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