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活性炭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测定铋系超导粉中痕量铁
1 基体元素对测定的影响
2 测定条件的优化
仪器参数的选择
分析线的选择
参考仪器光谱库及相关文献,结合所分析的实际样品,综合考虑选择峰型尖锐且对称,背景低,干扰小,信噪比高的谱线为分析线,铁及基体元素谱线和级次的选择如表1所示。
实验对泵速、RF功率及雾化器压力进行优化,仪器最佳条件:泵速为130r·min-1,RF功率为1150W,雾化器压力30psi。长波扫描时间为10s,短波扫描时间为20s,辅助气流量为0.5L·min-1 。
3 分离富集条件的优化
配位剂的选择及用量
分别试验了EDTA、磺基水杨酸和抗坏血酸-邻二氮菲体系作为配位剂,结果表明:磺基水杨酸和邻二氮菲体系均可以生成被活性炭吸附的配合物。但与磺基水杨酸形成的配合物其水溶性好,被活性炭的吸附率低于50%;而用抗坏血酸还原Fe(Ⅲ)为Fe(Ⅱ),邻二氮菲为配位剂,此配合物能被活性炭完全吸附。故选择抗坏血酸-邻二氮菲体系。
实验考察了抗坏血酸和邻二氮菲用量对富集效率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抗坏血酸用量大于2 mL、邻二氮菲用量在1~3mL时,回收率大于95% 且趋于稳定。为保证Fe(Ⅱ)配位反应完全,实验中选择抗坏血酸体积为2.5mL,邻二氮菲用量为2.0mL。
pH值及其缓冲溶液
试验了pH值对铁的富
集效率 。在pH 2.0~6.0时
铁的吸附率较高且稳定。
而一般形成铁(Ⅱ)-邻二氮
菲配合物的酸度为pH 2~9,
可见生成的配合物在一定酸
度下才能被活性炭吸附。
试验了pH 5.0 HAc-NaAc缓冲溶液用量对铁吸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缓冲溶液体积大于10mL 时,回收率大于95%,并趋于稳定。故实验中选择15mL HAc-NaAc缓冲溶液。
掩蔽剂的选择与用量
由于Cu和Fe的邻二氮菲配合物稳定常数相近,在配位反应中存在配位体竞争现象,大量的铜存在会影响Fe (Ⅱ)配位反应的进行;同时,在配位反应酸度调节过程中,Bi会水解析出,铁离子被沉淀吸附包裹,铁的回收率很低(<40%),无法进行痕量铁的测定,故需掩蔽基体元素铋和铜。分别选用巯基乙酸、Na2S2O3 、硫脲、酒石酸钾钠、柠檬酸钠以及三乙醇胺等配位剂作为掩蔽剂进行干扰抑制实验。结果表明:仅三乙醇胺掩蔽效果较好,能在富集过程中不产生沉淀,抑制铋和铜对铁富集的影响。实验中选择三乙醇胺为铋和铜的掩蔽剂。
考察了三乙醇胺用量对基体元素的掩蔽效果。加入8~12mL 20%的三乙醇胺能完全掩蔽铋和铜;再增加三乙醇胺的用量,会使体系pH值升高,对富集不利。选择加入10mL三乙醇胺。
吸附剂解析条件的优化
活性炭用量的影响
活性炭作为吸附载体,其用量对回收率影响较大。考察了不同用量的活性炭对吸附效率的影响,结果见表2。实验结果表明30~100 mg 活性炭能定量吸附铁,且对其他离子的吸附效率低。故实验中选择活性炭用量为50mg
解析条件的优化
按照操作步骤,选用不同浓度的HNO3对活性炭进行淋洗,结果表明:随硝酸浓度的增加,解吸效果增强,硝酸浓度大于50%后解吸完全;同时发现,不含硝酸的高纯水不解吸Fe的配合物,但可以对基体离子进行洗脱,故实验中用高纯水洗涤活性炭2~3次,以有效清除活性炭吸附的基体元素,再用1:1 HNO3 对Fe解吸。
试验了1:1 HNO3 用量对解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8~15mL HNO3 ( 1:1 )能有效解吸Fe配合物,回收率在95%以上,故实验选择10mL HNO3 ( 1:1 )作为解吸剂。
吸附与解吸时间的影响
实验表明,吸附时间在20min以上时,吸附率大于95%且趋于稳定;解吸时间大于10min时,吸附率达到95%以上且恒定。故实验选择吸附时间为30min, 解吸时间为15min。
4 实验结果
检出限
准确性与精密性
准确移取10mL超导模拟溶液11份于100mL钢铁容量瓶中,按照实验方法,平行富集测定,计算其标准偏差,以3倍标准偏差所对应的浓度值计算出方法检出限为0.033μg·g-1。
准确移取10mL合成的超导模拟溶液加入Fe 10.0μg,进行平行
富集测定6次,结果如表3所示。
回收率
测定三种实际超导粉样品,每种样品分别准确称取6份,其中3份用于直接测定,另3份在溶样前加入10.00μg Fe标准溶液,做加标回收实验,结果如表4所示。
结论
建立了活性炭富集ICP-AES 测定铋系超导前驱粉中痕量Fe的分析方法,确定了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合成样品测定结果表明,测定值与标准值一致,RSD为2.4%。用上述的方法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pdf VIP
-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PDF VIP
- 2冷疗技术15课件讲解.pptx VIP
- 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考核标准.doc VIP
- JJG 195-2019 连续累计自动衡器(皮带秤).pdf VIP
- 专项治理整改落实及长效机制建设情况报告().pdf VIP
- TD∕T 1087-2023 主体功能区优化完善技术指南.pdf
- (完整word版)数独题目100题(可打印).doc VIP
- 0604-会计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docx VIP
- 04.汉杂事秘辛.一卷.汉.阙名撰.明崇祯时期汲古阁刊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