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中的价值比较.doc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中的价值比较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12月于本院接受血常规检查的患者200例,根据不同采血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进行静脉血采集,对照组进行末梢血采集,对血常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检查结果中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检查项目的差异。结果:两组血常规检测指标中WBC、RBC、PLT、HCT、H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静脉血采集进行血常规检测结果更为客观准确,静脉血液采集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静脉血采集; 末梢血采集; 血常规; 影响; 应用价值
人体血液主要由血细胞、血浆以及各种细胞因子组成,通过血常规检验可以显示血液中细胞数量和细胞形态变化等情况,有助于临床诊断多种疾病,例如贫血、感染、造血功能异常及血液系统疾病等,血常规检查是临床最基本、最常见的化验项目之一,检查内容主要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等相关血液指标[1]。常用血常规检查采血方法主要有静脉血采集和末梢血采集两种,其中,末梢血采集法临床上应用最普遍,疼痛感轻,患者易于接受。目前,随着检验技术的不断进步,血细胞计数仪的普遍应用,采血方式逐渐发生改变。相关研究证明,采集静脉血检测结果数据更为客观、准确,为进一步研究两种采血方式对血常规检测结果影响,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12年6-12月于本院接受血常规检查的患者200例,对两种采血方式血常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12月于本院接受血常规检查的患者200例,根据不同采血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男57例,女43例,年龄18~69岁,平均(41.5±12.7)岁;对照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19~71岁,平均(42.7±16.8)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和试剂 两组患者采集血液后均使用XS-1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日本希森美康公司生产)进行检测,稀释液及清洗液为仪器专用配套试剂,抗凝管为EDTA-K2真空抗凝管(美国BD公司生产)。
1.3 检测方法 严格按照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操作规程测试,使用前进行常规保养维护以及仪器的质量监控;将仪器处于稳定条件下,且严格按照试剂盒上的操作说明对血细胞进行检验保养,保证仪器性能稳定,仪器在24 h连续工作的状态下,按程序自动清洗并进行定标,将各项参数值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进行测定。
1.4 参考指标 (1)白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为:成人为(4.0~10.0)×109/L;(2)红细胞计数正常参考范围为:男性(4.0~5.5)×1012/L,女性(3.5~5.0)×1012/L;
(3)血小板计数正常参考范围:成人(100~300)×109/L;(4)血红蛋白含量参考范围:成年男性为120~160 g/L,成年女性为110~150 g/L;(5)红细胞压积正常参考范围:男性为1.40~0.50(40%~50%),女性为0.37~0.45(37%~45%);(6)平均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正常参考范围:成人为81~93 fL;(7)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质量(MCH)正常参考范围为27~34 pg;(8)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参考范围为320~360 g/L[2]。
1.5 采集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清晨9时左右,确认空腹状态下进行采集,观察组采用静脉血采集法,选择患者肘部静脉作为静脉血采集部位,清洁消毒皮肤后,采用一次性采血针连接真空抗凝管进行采血,采血量5~8 mL,采集血液后向抗凝管内加入稀释液进行稀样,轻轻摇晃调匀,动作轻柔,避免发生溶血现象;对照组采用末梢血采集法,选择患者左手食指或无名者内侧,清洁消毒皮肤后采用一次性采血针针刺取血,置于抗凝管。两组采集的血液标本均充分摇匀后,运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所有样本均于采血后2 h内完成检测。
1.6 观察指标 分别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检测结果中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等检查项目。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民事陪审员培训课件.pptx VIP
- 材料科学基础:第十二章 金属材料强韧化机制.ppt VIP
- CNAS-GL27-2009 声明检测或校准结果及与规范符合性的指南.pdf VIP
- 胃脘痛护理查房.ppt VIP
- 【行业研报】2023年肯尼亚行业企业战略规划方案及未来五年行业预测报告.docx VIP
- 人民陪审员培训课件.pptx VIP
-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练习题 .pdf VIP
- 部编六年级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一等奖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 VIP
- GB_T 39637-2020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土壤环境腐蚀性分类.pdf
- 聚硼硅氮烷合成、掺杂及SiBCN陶瓷应用研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