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GIS 的白音诺尔铅锌矿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分析.docVIP

基于 GIS 的白音诺尔铅锌矿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 GIS 的白音诺尔铅锌矿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分析   在全球变化问题中,土地利用/土地覆盖( LUCC) 是自然与人文过程交叉最为密切的问题,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也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矿产资源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在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会造成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影响矿区及周边地区土地利用形式,使矿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发生变化。白音诺尔铅锌矿是中国北方地区少有的大型铅锌金属矿床,自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大规模开采以来,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急需的铅锌矿资源,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产生了许多地质环境问题。文中以白音诺尔铅锌矿为研究区,选定 1985 ~2013 年为研究时段,分析矿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规律和特征,探讨矿产开采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以期能为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多金属矿区土地利用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研究区概况白音诺尔铅锌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东经 118deg;51#39;30Prime; ~118deg;54#39;30Prime;,北纬 44deg;26#39;00Prime; ~44deg;27#39;30Prime;,是一个以铅、锌、银、镉为主,伴生有锡、铜、钨、金等多种金属的大型矿床。矿区海拔标高 978. 7~ 1213. 8m,地形呈西南高、东北低之势,矿山面积 16. 8km2。研究区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春秋季多风。年平均气温 4. 5℃,多年平均降水量480mm,多集中在 6 ~ 8 月份; 年平均蒸发量 1647mm,远大于年降水量。无霜期 110 ~ 125 天,每年 10 月下旬至翌年 4 月上旬为冰冻期,最大冻土层厚度 2. 5m。研究区位于大兴安岭南段,区内地质构造简单,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侏罗系上统和第四系。地貌类型可分为中低山和沟谷。植被主要是以大针茅、克氏针茅为主的草原和山地蒙古栎、土庄绣线菊、杨树等组成的次生林。   1. 2 数据来源采用美国 Landsat TM 影像和法国 Pleiades 影像,拍摄时间分别为1985 年9 月13 和2013 年9 月8 日,无云层覆盖。该时期植被正处于生长旺盛期,不同植被生长状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野外进行了植物样方调查,采集了植物、土壤样品。其他收集的基础数据包括矿区 1:5 万地形图,矿山生产状况、土地利用和地质环境治理现状以及社会经济统计资料。   1. 3 数据处理用 ArcGIS10. 0 软件对影像进行辐射校正、几何校正、波段组合以及图像的增强处理。将处理后的图像载入 ArcGIS 软件平台,进行矢量化处理。对处理后的影像,采用人机交互,以人工目视解译为主的方式,进行解译和判读,赋予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属性数据,获得研究区两期土地利用现状图。解译标志是正确解译的基础,其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图斑属性值的可信度。文中研究的解译标志是建立在相邻地区 10个矿区野外调查和遥感影像分析基础上,2013 年8 月和2014 年7 月两次在现场对解译标志和土地利用现状解译结果进行核对和修正。1. 4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在建立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系统时应该尽可能兼顾特定的研究需要和分类结果的可比性。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 GB/T 21010 - 2007) ,结合研究区土地利用实际情况和遥感影像的特点,采用二级土地类型分类。一级分为 8 类,主要根据土地资源的利用属性,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对应; 二级分为 13 类,主要根据土地资源的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并考虑采矿对土地资源的损害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 1 土地利用 / 土地覆盖结构变化分析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动态变化首先表现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在数量上的变化,通过总量变化分析,可以掌握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和变化趋势。1985 年和 2013 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都是以有林地、草地为主,但主、次地位发生了变化: 有林地面积由 1985 年占总面积的75. 85% 减少至 2013 年的 38. 73% ,草地面积由占总面积的19. 30%增加至44. 42%,矿区土地利用类型由以有林地为主变为以草地为主要类型。工矿仓储用地和住宅用地所占矿区总面积比例明显上升,绝对数量增加很大: 工业区面积从 1985 年的16 . 02 hm2增加到2013年的147. 97hm2,增加了9倍; 尾矿库面积从 2. 5hm2增加到 95. 09hm2,增加了 38 倍; 排土场面积从 4. 19hm2增加到 28. 04hm2,增加了6. 6 倍; 居民点从1985 年的12. 29hm2增加到2013 年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