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子结构模型演变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世 界 本 原 关于世界本原的看法,早在古希腊有多种。泰勒斯认为是水,毕达哥拉斯派认为是数,赫拉克利特认为是火,巴门尼德认为是无限的一――和中国的道家看法类似,恩培多克勒认为是土、气、火、水四种元素――和中国的阴阳五行说类似,原子论者认为是原子。现代自然科学证明,原子论的观点最为科学。 德谟克利特简介 德谟克利特 ,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之一(率先提出 原子论(万物由原子构成))古希腊伟大哲学家留基伯是他的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因此赞美他是古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思想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代表 把“原子与虚空”作为世界万物的本原 1)万物生成的过程 2)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的思想 伊壁鸠鲁简介 伊壁鸠鲁古希腊哲学家、无神论者,成功地发展了阿瑞斯提普斯的享乐主义,并将之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结合起来。受到德谟克利特哲学的影响,建立了一个学派 :伊壁鸠鲁学派 。 在自然观上,伊壁鸠鲁接受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原子和虚空构成的。针对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不足,伊壁鸠鲁作出了以下三点重要的修正和发展: 第一,原子形状有限。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在形状方面的差别是无限的,大到无穷,小到无限,这就与“原子是看不见、不可分的东西”这一基本前提自相矛盾了。伊壁鸠鲁的修改是:“每种具有同一种形状的原子在数量上是绝对无限的,但是原子形状的差别却不是绝对无限的,只是数不清而已。” 第二,原子有重量。德谟克利特没有提到原子有重量的特性,伊壁鸠鲁则明确主张原子有重量的区别,从而更合理地解释了原子运动的原因。 第三,原子有偏斜运动。德谟克利特只承认原子的直线下落运动,这种“原子雨”不仅否定了偶然性,而且难以说明原子如何相互碰撞而形成万物。伊壁鸠鲁则承认原子除了直线运动而外也可以有“离开正路”的偏斜运动,从而说明了原子碰撞进而形成万物的原因。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文章论述了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 自然哲学的差别,证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不是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翻版,而是它的创造性发展。 1911年,卢瑟福根据 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 带核原子结构模型。 主要内容 玻尔的原子理论给出这样的原子图像: ? ? ? 1.电子在一些特定的可能轨道上绕核作圆周运动,离核愈远能量愈高; ? ? ?2.可能的轨道由电子的角动量必须是 h/2π的整数倍决定; ? ? ?3.当电子在这些可能的轨道上运动时原子不发射也不吸收能量,只有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原子才发射或吸收能量. ? ? ?玻尔的理论成功地说明了原子的稳定性和氢原子光谱线规律。 量子力学模型 电子云 电子是一种微观粒子,在原子如此小的空间(直径约10-10m)内作高速(接近光速3×108m·s-1)运动,核外电子的运动与宏观物体运动不同,没有确定的方向和轨迹,只能用电子云描述它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机会(几率)的大小。 电子云模型 20世纪20年代以来 现代模型(电子云模型) 电子绕核运动形成一个带负电荷的云团,对于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微观粒子在一个确定时刻其空间坐标与动量不能同时测准,这是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在1927年提出的著名的 测不准原理。 * * 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物质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割,在化学反应中保持本性不变。 道尔顿的实心小球模型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提发现电子,否定了道尔顿的“实心球模型”。 1904年提出“葡萄干面包式”原子结构模型。 汤姆生的原子结构模型 α散射实验——发现原子核结构 他认为: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______,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______在核外空间绕核运动,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那样。 原子核 电子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卢瑟福的学生) 引入量子论观点,提出新的轨道原子结构模型 波尔的原子模型 玻尔通过光谱研究后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内的一系列稳定的轨道上绕核作高速运动。 20世纪初,科学家解释了微观世界波粒二象性的规律,认识到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不遵循经典力学的原理,必须用量子力学模型描述和外电子的运动。 感觉上,存在的是 By convention there is color, 缤纷的色彩, By convention sweetness, 浓郁的芬芳, By convention bitterness, 深深的苦痛, But in r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