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哈尔滨近代城市的历史纪元探析
哈尔滨近代城市的历史纪元探析
哈尔滨是一座年轻而富有包容和活力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吸引着人们去接近、留恋和探索。哈尔滨近代城市历史纪元问题与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紧密相联,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意蕴。
一、关于哈尔滨近代城市纪元的几种观点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哈尔滨近代城市历史纪元的争论持续了20余年,媒体也曾围绕这一话题组织过多次讨论。在多次争论中,铁路说、设治说和开埠说成为较为重要的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为中东铁路说。1896年6月3日(光绪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二日),沙俄为攫取中国东北资源,称霸远东地区,趁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之机,借口“共同防御”日本,诱迫清政府签订《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又称《防御同盟条约》,一般称《中俄密约》),获得在中国东北修筑和经理铁路的特权。沙俄在中国东北修筑的铁路即中国东方铁路,也叫作东清铁路、东省铁路,后称中东铁路。中东铁路以哈尔滨为枢纽,呈“丁”字形,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大连。据《黑龙江省志简编》记载:中东铁路于1897年8月28日(光绪二十三年八月初一)在东宁县境内的三岔口举行开工典礼(后因变更线路走向,铁路改在绥芬河出境),1898年6月(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全线正式动工。1903年7月14日(光绪二十九年闰五月廿日),中东铁路总工程师阿·依·尤戈维奇宣布全线竣工正式通车。
1898年,沙俄把中东铁路工程局迁至哈尔滨,并宣称1898年6月9日这一天是“哈滨的诞生日”。作为中东铁路枢纽,哈尔滨发展突飞猛进。1896-1903年(光绪二十二至二十九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开通,(哈尔滨)迅速发展为近代大都市,并成为国际性商埠,……至20世纪20年代曾有33个国家的17万多侨民汇集此地,16个国家在此设立领事馆。
应当说,哈尔滨近代城市的形成是与中东铁路修筑结伴共生的,是中东铁路的修建打开了哈尔滨近代城市高起点的发展道路。因此,铁路说者认为哈尔滨近代城市起源于中东铁路修建,哈尔滨近代城市历史纪元应为1898年6月9日或1903年7月14日(中东铁路全线竣工日)。第二种观点为设治说。中东铁路建成通车以后,哈尔滨地方中外交涉和关税事务日增,为了统一对外交涉口径,加强关税稽征管理,署吉林将军达桂和署黑龙江将军程德全,于1905年10月5日(光绪三十一年九月初七日)联名奏请,于滨江城(今哈尔滨市道外区)设置滨江道,添设道员一缺,专为吉林黑龙江两省对俄交涉和稽征关税事务。10月31日(农历十月初四),清廷批准这一奏请。是日作为哈尔滨设治日期。1906年5月11日(光绪三十二年四月十八日),滨江道首任道员(亦称道台)杜学瀛赴任,同时启用“哈尔滨关道兼吉江交涉事宜关防”(即道署官印)。该道由吉林将军管辖。哈尔滨关道(滨江关道)是政权组织,履行行政职能。设治说认为1905年10月31日(光绪三十一年十月初四)清廷奏准设治哈尔滨关道应当是哈尔滨近代城市历史纪元。
第三种说法为开埠说。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1905年,俄国战败,日、俄、美三方签订瓜分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朴茨茅斯条约》。日本又于1905年12月22日,在北京胁迫清政府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及《附约》,目的是为了获得日俄战后由俄国转让给日本在南满的各项权利,同时要求在日俄撤军后,将东北的凤凰城、辽阳、新民屯、铁岭、通江子、法库门、长春、吉林、哈尔滨、宁古塔、珲春、三姓、齐齐哈尔、海拉尔、瑷珲、满洲里等16个地方开埠通商。1907年1月14日,根据《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哈尔滨正式辟为商埠,设立哈尔滨商埠公司,并委派滨江关道试署杜学赢为总办,杨梦龄为帮办,于1月25日启用关防。
哈尔滨开埠为本地区民族工商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机遇。官办、商办、官商合办民族工商业的相继涌现,促进哈尔滨经济社会向着“工业化”的方向发展。随着商埠开辟,外国机器工业产品的展示效应越来越明显,随着开埠带来货币资本的增加与投资条件的日臻成熟,近代民族机器工业在哈尔滨开始起步发展。(3)哈尔滨开埠通商后,对外交往日趋扩大,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外国开始设立商会组织,以保护本国工商业者的利益,各国领事馆纷纷建立,改变了由俄人一统哈尔滨的局面。据统计,1923年(民国12年)哈尔滨有俄国人155402人,中国人183696人,其它各国约为4万人,成为一个“华洋杂处”的国际化城市。城市是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开埠为哈尔滨工商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开埠说认为1905年12月22日或1907年l月14日是哈尔滨近代城市历史纪元。
二、铁路说与开埠说之分析
三种观点中,中东铁路说流传甚广并在历史上产生过较大影响。1923年和1948年,曾以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