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晚清湘学发展的县学因素探析
晚清湘学发展的县学因素探析
一
在晚清湘学复盛史上,新化是一个关键词。这首先表现在湖湘文献的汇集特别是船山遗书的猬集与刊行,其次是邹氏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向近代地理学的转型。
船山学的出现,既是清代湘学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湘学继南宋湖湘学派之后在明末清初的又一发展高峰,也是晚清湘学繁盛的重要标志。船山虽生当明末清初,其学说亦形成于斯时,代表着湘学发展的新阶段,但由于船山著作散佚未刊,其学说历两百余年不彰,而使船山学说显于世者,乃新化人邓显鹤。
邓显鹤,字子立,一字湘皋,生于清高宗乾隆四十二年,曾进乡试举人,然屡试礼部不第,大挑二等,任湖南宁乡县训导,因疾病归邵阳濂溪书院,卒于文宗咸丰元年。梁启超称其为“湘学复兴之导师”,湖湘后学称之为“楚南文献第一人”,可见他对晚清湘学繁盛的贡献。邓显鹤对晚清湘学复兴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邓氏学术成就构成了晚清湘学的重要内容。邓显鹤一生致力于湖湘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他“以纂著为事,系楚南文献者三十年”,“搜讨掌故,不遗余力”、“岿然称楚南文献者,垂三十年云。”曾国藩在为其撰写的墓志铭中写道:
其于湖南文献,搜讨尤勤,如饥渴之于饮食,如有大谴随其后,驱迫而为之者。以为洞庭以南,服岭以北,旁薄清绝,屈原、贾谊伤心之地也,通人志士仍世相望,而文字放佚,湮郁不宣,君子惧焉。于是搜访滨资郡县名流佳什,辑《资江耆旧集》六十四卷。东起漓源,西接黔中,北汇于江,全省之方舆略备,巨制零章,甄采略尽,为《沅湘耆旧集》二百卷。遍求周圣楷《楚宝》一书,匡谬拾遗,为《楚宝增辑考异》四十五卷。绘《乡材经纬图》以诏地事。详述永明播越之臣,以旌忠烈。为《宝庆府志》百五十七卷、《武冈州志》三十四卷。
邓显鹤对湖湘文献的搜集整理,堪称在此之前规模最为宏大的工程,其价值正如同时代的思想家姚莹所说:
湘皋以诗鸣湖南数十年矣,乃其用心则尤在访罗遗轶,表章文献,……裒辑欧阳文公圭全集,与庐陵并行;编订《周子全书》,与《二程遗书》、《朱子全书》同垂天壤。其所为《宝庆府志》,先民、遗民、从臣、迁客及胜朝耆旧诸传,尤多可歌可泣,为史传所遗之人,盖楚故也,而天下之大文系也。
邓氏对湖南地方文献整理的贡献,是湘学发展史上重要的成果。湖广自康熙三年分治,湖北、湖南两省建省,邓显鹤有感于作为一个行省的湖南文献的散佚,乃发奋搜集、整理,编辑成《沅湘耆旧集》,汇集了自晋宋至清道光年间湖南地区近2000余人的诗作,是湖南有史以来最系统的一部诗歌总集,对湖湘诗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梁启超曾将邓显鹤与李绂、全祖望相提并论,说:
彼全谢山之极力提倡浙东学派,李穆堂之极力提倡江右学派,邓湘皋之极力提倡沅湘学派,其直接影响于其乡后辈者若何,间接影响于全国者若何,斯岂非明效大验耶? 诗文之征,耆旧之录,则亦其一工具而已。
梁启超的评价,肯定了邓显鹤对晚清湘学发展的贡献。
然而,邓显鹤对晚清湘学的最大贡献是对船山遗书的搜集整理,使成为湘学标志性的船山学说得以彰显:
衡阳王夫之,明季遗老,国史儒林传列于册首,而邦人罕能举其姓名,乃旁求遗书,得五十余种,为校刊者百八十卷。
王船山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船山学说是湘学史上的重要发展形态。但船山生当明清鼎革之际,遭逢乱世,著述虽丰,但或藏之乡野,或散佚民间,使船山这一伟大的思想家的思想湮灭山野而不彰。王船山生前,除青年时曾自刻一部诗集《漧涛园初集》外,其余著作全未刊布;他死后十余年,其子王敔曾选刻十数种,是为湘西草堂原刻本,流传甚少。乾隆三十八年开四库馆收书,对王夫之著作著录6种、存目2种、查禁9种。邓显鹤经过艰苦的搜集,整理《船山遗书》150卷,于道光十九年在长沙开雕。不料,咸丰四年,由于太平军攻陷湘潭,“板竟毁于火”。湘皋先生对之汲汲不忘,多次寄书寄诗曾国藩曾国荃兄弟,督其印书。同治年间,曾国藩、曾国荃兄弟出资,由刘毓松等任校讎,在金陵重新汇刊《船山遗书》,合经、史、子、集四部,共58种,另附《校勘记》,是为金陵刻本,海内学者始得见其全书。邓显鹤对船山遗书的搜集、整理功不可没,使隐没两百年的船山学术得以彰显于世,从而使王船山开始与顾炎武、黄宗羲齐名并列为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船山之学才作为湘学的重要发展形态而名闻于世。正如姚莹、王先谦评价的,邓显鹤搜集整理刊刻湖南文献,“其大者尤莫如表彰衡阳王先生久晦之书,与顾、黄诸老并列”;“今者船山先生竟与顾、黄两先生共垂不朽,刊书之功不可没。”正是邓显鹤对船山文献的整理,使得船山思想得以为湖湘学人所了解,而船山倡导的实学成为晚清湘学经世致用传统重要的思想来源之一,奠定了晚清湘学的理论基础。
邓显鹤对湘学的第三个贡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