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薄壁压铸部件表面凹坑的形成机制.docxVIP

镁合金薄壁压铸部件表面凹坑的形成机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镁合金薄壁压铸部件表面凹坑的形成机制

《特种铸造及设备》论文题目:镁合金薄壁压铸部件表面凹坑的形成机制 姓名: 张连强 学号: u201011304班级: 材控1008日期: 2013年11月6日镁合金薄壁压铸部件表面凹坑的形成机制Ying-hui Wei a,b,*, Guo-sheng Yin a, Li-feng Hou a, Bing-she Xu a,Hideki Ichinose ba 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iyuan 030024, PR Chinab Center for Advanced Research of Energy Conversion Materials, Hokkaido University, Kita-ku, Sapporo, JapanReceived 4 January 2005; accepted 8 January 2005Available online 20 April 2005摘要一台由AZ91D镁合金精密压铸制造的笔记本个人电脑外壳,当电脑外壳被放置了一段时间后,会在其表面发现有一些小凹坑。通过电子显微镜扫描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法研究表面凹坑的形成机理,得出小凹坑的形成原因是外壳表面夹杂物中的镁铝合金生成MgO,通过吸收水或水蒸汽生成Mg(OH)2,因为MgO和Mg(OH)2的密度差异,体积膨胀产生小凹坑。减少镁合金薄壁压铸件表面凹坑的基本的方法是降低夹杂物中镁的含量。 2005 Published by Elsevier Ltd关键词:镁铝合金;失效分析;压铸引言 由于一系列的优良性能,如高强度/重量比,高导热系数、高尺寸稳定性、良好的电磁屏蔽特性,高阻尼特性和良好的可加工性等,镁合金在许多领域获得应用[1]。它的另一个特点是镁合金在冶炼中可以回收利用。为了减少重量, 很多便携式个人电脑和移动电话的翻盖、外壳和框架都是采用镁合金的压铸。在中国工厂里对笔记本电脑组件的外壳表面进行车铣、磷化和喷涂,磷化的厚度和喷涂膜厚度分别是0.7到1.3 um和20 um,表面喷涂的颜是银灰色或黑色。对这些外壳的所有程序完成后,他们必须运输到海外进行组装。大约一个月后,发现有一些直径约1毫米的凹坑在一些外壳的表面上, 有些凹坑甚至穿透了外壳从一侧到另一侧,这种现象被称为喷发。这种凹坑是缺陷,会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该论文的目的是探讨凹坑的形成机制和提出相应的建议,以避免缺陷的产生。实验调查由镁合金压铸制造的表面具有凹坑的电脑外壳标本,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观察坑的形态。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法(FTIR) 获得凹坑的相关区域的能量色散谱(EDS)来确定其化合物化学成分。结果对两种外壳进行了调查。一中是银灰色(1号),另一中是黑色的(2号)。3.1 油漆的元素分析通过EDS发现1号的表面漆层样品有一些元素,如碳、氧、硅、钾、铝、钛、氯和铁等。这些元素来自化合物,即石墨、氧化物和铝粉等等,这都是1号样品油漆的主要组成部分。相同的元素被发现在2号样品的油漆层,但每一个元素的含量都是不同的。这个区别取决于这两个样品油漆的颜色和涂料性能的不同。3.2 凹坑的形态图1显示了1号样品的形态。从图1(a)中可以看到凹坑是椭圆形的, 内部有一些松散和粗糙,凹坑的边缘略突出。清理掉凹坑周围的油漆,用钳子将样品在凹坑的地方拆分成两部分,横向视图显示在图1(b)和(c)。这表明了在凹坑侧里有夹杂物,因为有一个明显分界在夹杂物和镁合金基体之间存在,夹杂物的形态与基体是不同的。图2(a)显示了2号样品的形态。1号和2号样品的区别是后者有一个覆盖体,其余的与前者相同。3.3凹坑内物质的识别 如上所述,有凹坑里有外界夹杂物。对夹杂物的EDS分析结果被显示在图3。它表明夹杂物由氧和镁元素组成。由于EDS的限制,一些在元素周期表里的轻量元素,如氢,不能确定。图4是对夹杂物的红外光谱的结果,O-H振动峰表明夹杂物包括水合物,Mg(OH)2。到目前为止,实验结果告诉我们夹杂物由MgO和Mg(OH)2组成。图1:1号样品的凹坑的形态(a)和拆分后的横向视图(b),(c)图2:2号样品凹坑的形态(a)有覆盖体(b)内部夹杂物(c)图3:凹坑内物质的EDS分析结果图4:凹坑内夹杂物的FTIR光谱讨论 镁是非常活跃的,可以很容易与氧反应。在镁合金表面生成的氧化膜可以提供相当大的保护镁不受大气环境腐蚀[2]。然而MgO夹杂物的形成于压铸件可能有负面影响,因为有一些铸件会让其接触到其他媒介,比如水或水蒸汽。水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空气,另一个是冷却装置或脱模装置。下面的反应会发生当MgO遇到水: MgO+H2O=Mg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