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心智与压力管理.ppt

  1.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道家—心是什么?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 儒家—心是什么? 学问之道,求放心而已。《孟子》 吾道一以贯之:忠恕二字。《论语》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中庸》 释家—心是什么 明心见性,直了成佛。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三界一切万法皆如来藏种子异熟后起现行之现象,宇宙万法唯8识种子起现行之法 八个兄弟一个胎; 一个伶俐一个呆; 五个门前做买卖; 一个家里把帐开。 --《唯识谒》 心是什么? 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污染。德相备足。如我无异. --摘自《大方等如来藏经》 如来藏自性清净。三十二相。入一切众生中。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如来之藏。常住不变。--摘自《愣伽经》 ? 事来则应,事去则静,常应常静 ,常清静。――摘自老子《清静经》 ? 灯泡(色身)因为有电会发光 电(法身,如来藏)无形象,但是存在的, 会使灯发亮 佛法(出世间法):是第一义法 直指8识心,触证如来藏( 明心见性),证悟后如法修行 直到佛地 因为如来藏空性 实无所得故 是无为法 为无所得法,即无为法 世间法不知不证第一义如来藏 只是强调行十善业,为的是有世间的福报 有所得法,即有为法 重新框视:透视的力量 人生不是一滩死水,冥顽不灵的人犹如疯人院里的疯子和坟墓中的死人。——周恩来 一个固守原有信念而不愿去改变的人就如把自己放在老虎的嘴里一样。——柳传志 改变你的认知框就能改变你的人生——安东尼·罗宾 重新框视 因为领导挑剔,所以我工作压力大 领导挑剔,所以我工作积极,因为— 使他无从挑剔 使我提升得更快 使他改变对我的态度 使我超越创建的标准 使我变得更能干 使我更快升级,脱离他的管治 使我更能能力去适应新工作 使我在同事之中受到最少的挑剔,因而更有安全感 我要证明他不能控制我的情绪 我要证明我可以做到 使我能清静愉快地工作 能证明在这种领导之下我仍能胜任 能证明我能超越任何压力 使其他领导注意我,因而创造出新兵机会 使我有更优良的表现 卓越人士的十二大信念 凡事发生必有利于我,必有恩于我。 做事只有两种结果:要么得到学习,要么得到成功。 我是责任者,我是一切的根源。 工作即游戏。 成功者先相信后看到,失败者看到了才相信。 永远为下属制造感动的故事,永远给下属梦想的激励信念的种入。 成功者归因于内,失败者归因于外。 卓越人士的十二大信念 凡事没有定义,除非你给他下定义。 每一个人都拥有让自己成功快乐的所有资源。 动机和情绪总不会有错,只是行为没有效果而已。 一等人创造环境,二等人跟随环境,三等人抱怨环境。 事情从不给人压力,压力来自一个人对事情的反应;事情也从来不带给人情绪,情绪来自一个人的信念系统。 生理平衡法 是一个快速改变自己情绪状态的技巧 能促使体内多方面达致良好的平衡,能够提升精神,增加注意力、思考和耐力 与潜意识沟通法 减低生活/工作压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质量、自我治疗 是运用我们潜意识去帮助我们的身体做得更好。 心存怀疑便会失效 压力产生的原因 1、工作任务重,所以压力大; 2、得不到休息,所以压力大; 3、爱人没工作,所以压力大; 4、警察待遇低,所以压力大; 5、没有安全感,所以压力大; 6、干警晋升晋级要考核,所以压力大; 7、社会、群众对我们有偏见,所以压力大; 8、社会对我们的要求标准太高,所以压力大; 9、警察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所以压力大; 10、我们的经济问题导致压力大; 11、内部条条框框太多,压力大; 12、外部执法环境,如:怕出警、怕接电话,怕投诉,压力大; 13、领导换来换去,压力大; 14、家人疏于照顾,压力大; 让我平静地接受无法改变之事; 有勇气地接受我能改变之事; 并有足够的智能了解其中差异。 1,接受无法改变之事; 2,改变可以改变之事; 3,从无法接受之事中抽离。 要让事情改变,就让自己先改变 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好 为增进健康并提升生命的质和量,写下你今天会开始作出哪些改变。 1.谁让你感到愤怒、挫折、迷惑?为什么?他有哪些地方是你不喜欢的? 我对(人名) 感到 ,因为 。 (例:我对张天感到很生气,因为他不肯听我的话、不肯定我,我说的每件事他都要反驳。) 2.你要他们如何改变?你期待他们怎么表现? 我要(人名) 去做

文档评论(0)

共享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二级建造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07日上传了二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