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析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docVIP

浅析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浅析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形成   (一)移植西方式法治道路失败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用坚船利炮叩开了中国的大门,古老的帝国开始了艰难的转型。在中国的有识之士向先进的西方寻求治国良方的过程中,西方的法治也开始被中国模仿。这一模仿过程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戊戌变法。改良派主张学习英国、日本,实行君主立宪。核心主张是设立国会、制定宪法以制约君主之权。经过改良派的宣传,西方的法治思想,如人人生而平等、个人权利受法律保护、君权来自民权、国家和朝廷有别、法律至上等开始进入中国。从1898 年6 月11 日光绪帝下诏定国是,至9 月21 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仅103 天维新变法即宣告结束。第二阶段是清末预备立宪。在镇压维新变法运动以后仅仅数年,清王朝又“预备立宪”。清廷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对中央官制等进行了改革,并委任沈家本、伍廷芳等拟定了一系列法律草案。由于辛亥革命爆发,预备立宪最终失败。   第三阶段是辛亥革命后民国临时政府期间。孙中山在建国革命斗争中,借鉴欧美各资本主义强国政治法律发展的得失利弊,提出了完整的建国方案和法治思想。这一体系的核心是五权宪法,即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之外,增加考试权和监察权两权。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在政权立足未稳、国家尚未统一、内政外交极端艰难的情况下,进行了紧张的立法活动,制定和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和一系列法律法令,开启了中国法制现代化的新里程。此后由于封建复辟、军阀割据,民初的法制近代化进程被迫中断了很长时间。第四阶段是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时期。中华民国南京政府在清末和民国初年立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以“六法全书”为基础的相对完整的法制体系,中国移植西方式法治建设进入顶峰。自清末戊戌变法开始,经清末新政修法、民国全面立法,到1949 年中华民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六法全书”体系。这一体系主要是全面学习西方法律、移植西方法律的产物。   在这一时期,中国本着“学习先进”的态度,开始大范围移植西方法律的理念和制度,并试图使其与中国实际相衔接。这一时期的探索,是古老中华法系转型现代化的第一次尝试。传统法系的主干开始被抛弃,西方资本主义法治的理念和制度开始进入中国。中国在短时期内迅速在形式上建立起了完整的西方式法律体系,政权结构和制度体系也初具规模,但终因国内政局动荡缺乏稳定的制度环境、国际强敌入侵缺乏和平建设环境、保守势力和传统思想反对、外来制度水土不服无法落地等因素而归于失败。这一失败表明,靠单纯地移植西方资本主义法治,中国的法治建设不可能取得成功。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内容   对于究竟该如何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学界已有讨论,但争论较大,尚未形成基本共识。习近平同志在《关于lt;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gt;的说明》中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这三个方面实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规定和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   (一)党的领导是最根本保证   习近平同志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坚持社会建设事业领导者---社会主义政党的领导。在中国,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邓小平曾指出:“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党的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于这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坚持,绝不允许任何人加以动摇,并且要用适当的法律形式加以确定。”现行《宪法》对中国共产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进行了规定,这一规定表明我国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展民主和法治。这一关于党的领导的规定具有很强的原则性和政治性,具有两层意思:一是我们国家的各项事业都要坚持党的领导。这构成了我国政制的根本原则,不理解这一点就无法正确理解我国的政治体制。中国共产党对各项事业的领导,自然也包括对法治建设的领导。二是中国共产党是“领导”而不是“实行”。这一规定( 包括《宪法》的其他规定) 没有把任何国家权力配置给党。根据这一规定,中国共产党是领导而不是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坚持党的领导,向我们的法治建设提出了很多有中国特色的课题。建设法治中国,需要我们对该如何更好地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进行深入研究。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三个维度的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将人类对法治的普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