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国避讳学史的历史分期
浅谈中国避讳学史的历史分期
一、避讳和避讳学
(一)避讳概述
所谓避讳,就是语言文字中的禁忌,即出于畏惧、迷信、憎恨心理,或是由于礼制、政治等原因,在语文生活中不敢直接称说某物或某人之名而作变易处理的言语替代行为。出于畏惧、迷信心理形成的避讳称为俗讳。如古代吴人忌讳“离散”,把“梨”称为“圆果”,把“伞”称为“竖笠”;把出于憎恶心理而形成的避讳称为恶讳,如明人憎恶元人,于是讳“元”为“原”,将“元来”、“元籍”、“元任”、“元由”改为“原来”、“原籍”、“原任”、“原由”,至今沿用。以上二者合称为忌讳。另外,把由于礼制、政治原因而形成的避讳称为敬讳,如东汉光武帝名“秀”,时人便将“秀才”改称“茂才”。
我国早于夏朝即有避讳之俗。自兹以降,避讳之俗愈演愈烈,延垂几千余载,充斥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避讳给人们的语文生活乃至社会生活带来了一定影响,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掌握了它的规律,就可以利用避讳更好地进行鉴定版本、校勘古籍、辨别伪书等古籍整理和文史研究工作。
(二)避讳学
历代都有人关注、研究避讳现象,避讳的研究已形成了一门学问,即避讳学。陈垣先生在《史讳举例.序》中指出:“研究避讳而能应用之于校勘学及考古学者,谓之避讳学。避讳学亦史学中一辅助学科也。
避讳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和历史学、语言学、民俗学、文献学、文化学等诸多人文学科密切相关。和相关学科结合,它可以衍生出下位学科,如史讳学、语讳学、俗讳学,避讳文化学、避讳文献学等等。
避讳学也是一门工具学科。避讳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避讳学要帮助读者扫清因避讳而引起的古文献的文字障碍,并解释和避讳有关的文化现象;对文史研究者而言,它有助于文史考证和古籍整理,比如古音古义考证、校勘古籍、考订年代,鉴别伪书、鉴定版本等。
总之,避讳学是一门研究避讳现象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应用的边缘学科,也是一门指导文史研究和古籍整理的应用型工具学科,与之密切相关的学科主要有历史学、语言学、民俗学、文献学、文化学等。
二、中国避讳学史的历史分期
历史悠久、文献丰富、成就巨大,是我国避讳学研究的最显著特点。伴随一部避讳史,也有一部中国避讳学史。两千余年来,举凡史乘、经传、专论、辞书、类书甚或笔记散文,既有俯拾皆是的避讳记载,更有大量篇什包含避讳研究的内容。粗略统计,历代研究概况如表1:尽管历代避讳研究成果丰硕,但关于避讳学史的研究目前还是一片空白。治学先治史,这种空白的局面,对于避讳的学习、研究、应用乃至避讳学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我们将中国避讳学史分为四个时期:一是避讳史料学时期-先秦至明代,二是避讳学的萌芽期-清代,三是避讳学的形成期-近代,四是避讳学的发展期-现代。
由于避讳研究在相当长时期内并不是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中国历史上的避讳学成就主要蕴含在相关的经传、史籍、语言文字等著作中;以通经为第一要务的功利目的、述而不作的治学思想,导致人们长于避讳材料整理而疏于避讳学的应用研究、理论建设和学科建设,因此,陈垣先生《史讳举例》以前的避讳研究,还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避讳学。
秦汉至明代,有大量的典籍关注、记载了避讳之制、之俗。尤其是宋代,研究避讳的学者很多,其专著中有大量有关历代避讳的著述。但这一时期的避讳著述仅仅是历朝讳例的归纳和罗列,未涉及避讳的应用和理论。因此,我们把秦汉至明代这一时期称之为避讳史料学时期。
清人精于考证,自然有很多关于避讳专题的著录,如周广业《史避名汇考》、钱大听《廿二史考异》等。尤其是钱氏,将避讳应用于文史考证和校勘,下启近人陈垣,是现代避讳学的滥筋。因此,我们把清代称为避讳学的萌芽期。
近人陈垣的《史讳举例》,提出了避讳学的概念和避讳学的应用,建立了现代避讳学的理论体系和学科框架,标志着避讳学的形成。因此,民国是避讳学的形成期。《史讳举例》以降至今,避讳之学取得长足进展,是避讳学的发展期。
三、中国避讳学史略
(一)避讳史料学时期-清代以前的避讳研究
清代以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避讳学。最早研究避讳的专著是东汉应劲所撰《旧君讳仪》二卷(《隋书·经籍志·仪注类》存目),惜已亡佚;其《枫俗通》中还有一《讳篇》。有清以前历代经史中出现了一些专门记载、解释避讳的专著或专题,或者记载有大量的有关避讳的材料,这些都是研究历代避讳的珍贵资料。
《礼记》等典籍中大量有关秦汉避讳制度的记载,为后世研究避讳提供了史料。有关避讳的最早记载则出自《尚书·金滕》:“惟尔王孙某,遵厉疟疾。是有巫子之责于天,以旦代某之身。”孔安国传: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