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防治在台湾与夏威夷应用之比较-高雄区农业改良场
生物防治在台灣與夏威夷應用之比較
賴博永1 邱謙益1 陳明昭2
1.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熱帶農業暨國際合作研究所
2.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摘要
台灣與夏威夷地質均屬火山島嶼,其害蟲通常均自境外遷入,故適合從事典型的生物防治工作。且該兩地區執行生物防治工作已有百年歷史。其中台灣自國外引進天敵計有44種,達到成功防治者佔總引進數的11.4﹪。而夏威夷自1890年起至1988年止,引進天敵849次計681種,且已有254種(37.3﹪)在夏威夷成功立足。其中38例之害蟲及7例之雜草防治達到完全防治,另有13例之害蟲及雜草達到實質防治。
比較台灣及夏威夷之生物防治工作,二者雖然分別在1909年及1890年引進澳洲瓢蟲(Rodolia cardinalis Mulsant)來防治Icerya purchasi Maskell開始做起,但是二者在執行生物防治工作方式上卻有以下明顯差異。1、經費之撥放:夏威夷自1890年起即持續編列公務預算執行該項工作,而台灣則每年以計畫方式委由相關單位執行生物防治工作。2、出國限制:在台灣尚未開放國人出國觀光前,前往國外從事天敵引工作亦受到相當之限制,進而影響了台灣生物防治工作的發展。3、檢疫室之設立:台灣僅有在農試所設有檢疫室,另屏東科技大學已完成檢疫室的設立,但尚未核可使用。有別於台灣,夏威夷完善的檢疫室,不僅檢疫害蟲同時也檢疫病源菌,對其生物防治工作具有莫大貢獻。4、引進天敵之政策:夏威夷有專人前往世界各地直接搜尋天敵並引進在檢疫室內隔離、篩選、飼育;而台灣則需經各國在實驗室飼育的天敵才可引進。
為使害蟲生物防治能在台灣永續經營發展,應加強以下工作:1、政府應編列生物防治經常性預算。2、加強生物防治人才培育工作。3、採取積極主動之天敵搜尋工作。4、增設檢疫室,並建立合乎國際標準之檢疫作業流程(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SOP)。5、設立審核委員會,嚴格評估釋放國外引進天敵之安全性。6、加強舉辦生物防治研討會,促進國內外經驗及技術交流。
關鍵字:生物防治、天敵、檢驗室
前言
在自然生態體系中,食物鏈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各物種間彼此依存的關係包括種間的競爭,如捕食、寄生等,以達成種群間微妙的平衡狀態,使得生態體系得以穩定。此為自然防治。而生物防治是自然防治的一部份,運用自然界已存在的天敵,防治危害農作物的害蟲。人類在運用天敵防治害蟲,在中國即有『以蟲治蟲』的記載與觀念。早在晉朝時代(公元304年)利用黃蟻Oecophylla smaragdina防治柑橘園內害蟲,農民以竹桿連接柑橘樹讓螞蟻散佈全園保護柑橘樹,避免害蟲危害1。而到20世紀60年代廣州仍有人買賣黃蟻O. smaragdina。而自1940年至1990年間全世界農藥的使用量急速的增加,農作物因害蟲的危害造成經濟上的損失,卻由7%增至13%10。抗藥性的害蟲種數,自1954年10種至1985年增為432種5。而近百年來在世界各地進行生物防治計畫,有不同的成效與經濟效益。在1983年國際熱帶農業研究所在六個熱帶國家或地區所做的評估(表1),足以證明生物防治的成功所衍生的經濟的利益十分顯著5。而生物防治作為綜合防治重要的環節,其最大的益處是:(1)Permanence永久性:一旦天敵引進立足後可跟寄主產生平衡狀態使得害蟲不會大量發生造成經濟上的損失。(2)Economy經濟性:此種防治法的成本比較其他的防治法成本較低廉。(3)Safety安全性: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和污染環境,天敵只對於標的有害生物有影響,對其他物種無甚影響9。
所以近一世紀以來生物防治工作有其成效,對現今日益關懷環境保育,開發與開發中國家在作為整體綜合防治(IPM)政策時,生物防治不失為一良好的選擇。
台灣與夏威夷生物防治成效回顧
台灣與夏威夷地形均為島嶼,其害蟲因易於由外遷移進入,所以適合從事典型的生物防治。台灣近百年來生物防治工作,自日人素木得一1909年自紐西蘭引進澳洲瓢蟲Rodolia cardinalis Mulsant.防治吹綿介殼蟲Icerya purchasi Maskell4,同年自紐西蘭引進瓢蟲Cryptolaemus montrouzieri Mulsant.防治球粉介殼蟲始,歷年來自國外引進天敵計有44種成功者佔總引進數的11.4%。其成功與立足者列於表23及表33。舉其一實例在1983年從關島引進寄生蜂Tetrastichus bronlispae Ferr. 防治可口椰子紅胸葉蟲Brontispa longissima Gester. 經室內大量繁殖,部分生物性觀察及釋放於高屏地區,成功地防治了紅胸葉蟲的危害2。
表1. 國際熱帶農業研究所評估生物防治成本及收益
Table.1. Cos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