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热”背景下优化语文教学的思考.docVIP

“国学热”背景下优化语文教学的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学热”背景下优化语文教学的思考.doc

“国学热”背景下优化语文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 国学;语文;内涵;关系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7―0073―01   一、“国学热”的涌现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物质财富飞速积累,道德层面的缺失与不和谐层出不穷,于是人们对传统道德回归的呼吁也显得迫切起来。从于丹说论语到百家讲坛讲国学,再到各地相继出现的“国学”少儿班,以及某高校军训中开办“淑女班”,教女大学生绣女红,绘国画,研读国学经典。凡此种种,形式多样,足见国人对“国学”研习的热情高涨。这股热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民族文化意识觉醒的体现。那么作为以传道为首要使命的语文教师,对传承和弘扬国学,更具有神圣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二、“国学”的内涵   “国学”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清朝末年,那时候很多外来文化叫“西学”,中国的文化就叫“国学”,一位大学者邓实于光绪33年(1907年)在《国粹学报》上发表了《国学精论》的文章,这是迄今为止“国学”这个词最早的报刊记录。广义的国学如胡适所说:“中国的一切过去历史与文化。”狭义的国学是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经史子集以及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等都属于国学的范围,这些东西记载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程,是历史经验的沉淀,民族核心内涵,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化遗产。   三、国学与语文的关系   中学语文教材虽历经数次改版,但却始终保留了国学经典部分,也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其中古文经典、诗词文赋之中都闪耀着传统道德的光辉。然而,由于这些传统篇目年代久远,与现实社会实际理念的距离较大,如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其深入理解就成了语文教学中国学教育面临的关键症结所在。笔者试图探索二者的联系,以期找到更高效的教学途径。   1.育人目标的相似性   真正优秀的文化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历久而弥新,作为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国学”承载着继往开来的使命。我们这一代人有义务也有责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研究如何创新、重振国学。国学与语文的界限很难分开,因为在育人方面二者一直有着相似的目标。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有着塑造人格、培育智慧、培养技能的目标,国学教育亦是如此。而国学教育在塑造健全人格和培养人生智慧方面则更为注重。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经典的唐诗宋词不仅使学生领略到字字珠玑节奏鲜明的优美韵律,诗人遣词造句方面锤炼涵咏旁征博引的深厚功力,更能从其中领略到传统文明孕育的浓浓人文情怀。一首送别诗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友谊与思乡怀土的情愫,一首边塞诗道不尽边关苦恨,誓死戍边的赤胆忠心。通过语文课上的经典诵读与学习,让经典传输智慧、浸润心灵,既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又实现了语文的人文性。   2.教育内容的互补性   传统语文课堂过于注重知识性,而忽略了人格塑造与人文素养的培育,国学教育内容刚好能补上这一课。曾经一度被强化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工具性与国学经典的学习并不冲突,甚至互为补充。   语文课堂教学的固有模式的确是存在缺陷的,读课文、注生字、分段落、概括大意,这些步骤虽然使学生分析、概括思维得以训练,凸显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却割裂了文章整体意境、韵律之美和人文精神。国学经典诵读的重点不在于知识上为课堂教育拾遗补缺,而是要补人文修养这一大课,读书明理是为了明人伦之道的做人道理,让学生习得生存之道的艺术,强化礼尚往来、以心相交的人际交往协调功能,培育宠辱不惊的自我调控能力,强化抑奢戒骄的社会警示功能,鼓励顺道率性的和谐发展功能。从美育的角度来看,国学正是培育了一个人的眼光、趣味和文化修养,在美育方面是语文教学的有益补充。   四、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教育思考   任何民族的语言都凝聚着该民族的思想、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感、文化价值,而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是国学和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重新提倡诵读国学经典,不是为了复古,使自己陷入五千年文明泱泱大国的盲目自信,也不是要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来抵制外来文化的吸收,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是要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更好地交汇融通,让传统文化为现代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在当前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努力发掘传统国学中人文精神的闪光点,引导学生领悟虽然时隔久远却是历久弥新的国学经典,其中不仅蕴含着极富生命力的优秀语言文字,更有着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智慧,并且在教学中始终致力于学生文化品位与审美情操的提高,然而要完成这一目标,还需要教学实践中的不断努力。   编辑:刘於诚 4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