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走向“经验”、“总结”.docVIP

“经历”走向“经验”、“总结”.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历”走向“经验”、“总结”.doc

“经历”走向“经验”、“总结”   【案例背景】   2012年4月份,在学校上了一节公开课“角的认识”,这是小学苏教版数学第四册的内容,我也是第二次教学此内容了. 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五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第一次接触此内容. 结合以往的学习情况,对于其中的两个环节的设计,第一是有关导入是否直接利用教材中的实物导入,第二是在难点有关比较角的大小如何突破上进行了反复地斟酌,适当地做了一些改变,和我以往的常规方法进行了对比.   【案例过程】   一、关于导入的两种设计方法   上课时,我将导入做了以下精心设计,让每两人准备一个黑袋子,里面装了五个图形的硬纸板:正方形、长方形、圆、五边形、三角形.   师:今天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大家做个游戏. (学生一听到游戏,立刻眼神发亮,兴趣十足)同桌两人,一人拿着黑袋子,注意不能看到里面哦. (师做个摸东西的动作示范下)另一个人,把手伸进去,看哪两个人的动作最快,从中摸出“圆”. 生开始活动,很快就有同学喊:我摸到了. 课堂气氛比较高涨.   师:有的同学的速度可真快哦,真厉害. 我想采访一下,你有什么诀窍?生:在摸的时候我感觉到了是“圆”.   师:为什么就感觉那个是圆呢?其他的摸到手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呢?生:其他的戳手. 生:其他的都有角.   师:请每人再从袋子里拿出一个图形,摸摸看,再摸摸圆,对比一下,有戳手的地方吗?生激动地指着“角”.   师从学生中拿出“三角形”,左手拿着三角形,右手拿着圆,让你选择这两个图形中的一个用来将气球戳破,你选哪个?生异口同声地说:三角形.   师追问:为什么?生:三角形有个尖尖的角好戳,容易戳破,而圆却没有.   师:的确是这样. 用手摸摸这个尖尖的地方,是不是有点扎手?这个尖尖的戳人的地方叫角,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角. 同时在旁边板书:尖尖(这是学生感悟出来的角的特征). 再从生活中的桌子、闹钟上抽象出角,进一步教学.   【分析:利用学生喜欢的比赛形式导入,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引出角的概念,初步感悟角的基本特征,显得比较自然,学生感兴趣,教学效果好. 】   二、关于难点比较“角”的大小的两种设计方法   片段一 在教学过角的基本特征后,教材中安排的是三个闹钟,分别是7时、3时、12时10分. 师动态演示三个钟面转动的过程,并抽象出三个角.   师:转动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两根针就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 你能看出上面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生基本上能区分,并总结出:角的大小与张开的大小有关. 再利用剪刀的大小巩固认识,并总结角的大小与长短无关.   【分析:这是本课中的难点,这样的设计,学生能区分,但是并不能印象深刻,尤其是“角的大小与长短无关”这一观点,并不能得到直观印象的加深,而是灌输性的教学,理解的并不透彻,在后面的练习中容易出错. 】   片段二 在教学完角的特征后,安排学生动手做角,然后请一名学生上黑板用小棒摆一个角. 老师拿着两条边,掰开,变大,再变小. 总结出角的大小与张开的大小有关,学生尝试. 师:下面,请睁大眼睛咯,老师准备变个魔术,名称叫“接尾巴”(给其中的一条边增加一根小棒),角的大小变了吗?生犹豫地说:没变.   师:再给另一条边接个尾巴. (指着中间表示角的圆弧)怎么样?变了吗?生肯定地说:没有.   师再接一根小棒,再同样指着问:变了吗?同样地去做了好几次,直到学生习惯了在我还没有接的时候就说:没变. (此时,效果已经达到了) 师问:为什么我把“小尾巴”接了那么长,你们还是说角的大小没有变呢?难道是还不够长?生:与长短无关. 生:接的再长都没有用. 生:角的大小与长短无关.   然后在总结角的大小特征之后,每名学生再利用折的纸扇练习变大变小,再安排教材中的三个闹钟中的角,比较大小,作为巩固练习.   【分析: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游戏中,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角的大小与长短没有关系,显得比较自然. 让学生在观察直观的操作活动中自己去总结,印象深刻. 】   【案例反思】   一、在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角的概念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五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 所以我从学生已经认识的五个平面图形入手,用学生感兴趣的“摸圆”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能够快速地摸出圆,说出在摸圆过程中的感受,自然而然地引出“角”的概念,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体悟到角的特征,有尖尖的点是顶点. 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来接受角的形象,这样容易让学生接受.   二、加强操作,沟通联系,自主发展   这节数学课上我让学生动手操作摸圆,人人动手,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