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亲近大地,行走绥宁.doc
亲近大地,行走绥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016年7月,《小学生导刊》编辑部开展的“亲近大地,行走绥宁”暑假活动在绥宁县进行。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邓湘子、陶永喜、陶永灿、龙章辉,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位小读者参加了此次行走活动。
盛夏7月,大家的热情胜过火辣辣的太阳。短短的两天半时间,大家一路欢声笑语,收获许多精彩故事。
万福桥上聊历史
第一站,武阳镇的万福桥。
桥下,清清的蓼水河安静地流淌,鸭子在水中悠闲嬉戏。
邓湘子老师告诉同学们,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曾发生了抗击日寇的激烈战斗:抗日战争末期,侵华日军在绥宁县武阳镇被中国军队打败。为了阻止日本鬼子过河,中国军队不得不炸掉万福桥。日本鬼子在这里涉水过河,被中国军人开枪打死了几十个。
听邓老师讲述发生在这里的历史事件,同学们感觉自己离历史更近了一步,别有一番体验。
马鞍山下听故事
离开万福桥,同学们来到马鞍山。
远远望去,两座山峰中间有一个凹形,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马鞍,马鞍山因此得名。
这里曾发生了湘西会战的重要一役―― “武阳战役”。1945年5月,日本军队想从武阳进军,突破重围,杀入芷江,从而破坏芷江机场,但他们的诡计没有得逞。在飞虎队的帮助下,日军全线溃败。“武阳战役”是湘西会战由防御转向反攻的标志,被称为“开湘西会战胜利之先声”。
烈日下,绥宁县民俗专家向先忠老师有声有色地讲述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这里发生的激烈战斗,同学们听得很入神。
下山时,路边的各种农作物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这个是丝瓜吗?”“这个是黄豆。”“这个是……”来自城里的同学们看到了蔬菜的“庐山真面目”。
何姑桥旁说往事
武阳老街的何姑桥,名字来源于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传说。
传说,宋末元初年间,修建的石拱桥合龙时,由于计算错误,无法满口,一个长发女孩经过,扔下一把剪刀,桥立即自然合龙,而女子瞬间不知去向。百姓们认为是何仙姑下凡相助,所以取名为“何姑桥”。
何姑桥旁,邓湘子老师讲述了他的长篇少年小说《蓼花鼎罐》中发生在老街上的故事情节:端午姑父的家就在老街上,小说的开始,端午就是走过这座桥,给姑父去送午饭。端午和安生掉进山里的那个洞,就在老街后面的山上。他们在那里共同度过了十天的时间……
向先忠老师给同学们讲了发生在老街上的励志故事,启发大家要坚强、有志气。
拦门酒和合拢宴
第一天的行走结束,同学们来到宾馆,等了很久都不让进,这是怎么回事呢?
下车一看,原来宾馆安排了拦门酒。
穿着民族服饰的阿姨们一边唱歌,一边给大家敬酒,喝完酒戴上红绸带的人才能进入。好有趣的体验!同学们纷纷围上去,期待喝上清甜的酒,戴上祝福满满的红绸带。
走进院子,更大的惊喜在等待大家――桌子拼成了一条长长的龙,摆满了各种美味。这就是传说中的合拢宴!大家纷纷走上前去观察。仔细一看,每张桌子前有两条长凳子,桌子上摆了六个菜。
开餐??!尝一尝特色菜猪血丸子,味道好特别;地道的农家土猪肉,很鲜嫩;再来一碗清淡的鸡汤,感觉爽歪歪!
咦,歌声怎么又响起来啦?哈哈,阿姨们又来敬酒了。侗族人民真是太热情啦!
你问我答,快乐分享
阅读与写作分享会开始啦。
李千树同学朗读了自己写的《〈蓼花鼎罐〉读后感》,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
邓老师告诉小读者,要学会在阅读、观察中提出问题,鼓励大家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陶永灿和龙章辉两位作家来到现场,和同学们一起互动交流。
同学们听作家们讲自己创作的故事,也提出了许多关于阅读和写作的问题,每个人都有惊喜的收获。
分享会快要结束时,一只鼎罐出现在会场,引起了一阵骚动。哦,原来传说中的鼎罐长这样:黑不溜秋,拎起来还挺重的呢!
黄桑公园里走一走
第二天的行走开始了,我们直奔著名的黄桑国家自然保护区。
走在林荫小路上,阵阵凉风吹来,真舒服,都要忘记此刻正是酷暑季节呢!
小溪里,漂流的人坐着小船儿顺流而下,留下串串欢笑声。
同学们也忍不住了,脱下鞋袜,到清澈的溪水里踩一踩,哇,好凉!有的同学发现了垂下来的树藤,好一个天然的大秋千;有的同学搬开了溪边的小石头,寻找小螃蟹的身影……
上堡古村来探秘
沿着蜿蜒的水泥小路,大巴车把大家带到了最后一站――上堡古村。
这是一个有故事的村落。相传1436年,李天保率领3万侗族苗族村民揭竿起义,在黄桑建立上堡国,修建金銮殿,自封为武烈王。上堡古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在向先忠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看到了依然屹立的旗杆石、伤痕累累的拴马柱、历史悠久的金銮殿旧址。
鼓楼里,侗族小朋友们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唱起好听的侗歌,列队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