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浙派语文”史迹说“人文浙派”.doc
从“浙派语文”史迹说“人文浙派”
【摘 要】“浙派语文”是语文教育在浙江地域所形成的一种流派。它虽着眼于一门课程的发展,但却是浙江社会、政治、文化状态的综合反映,是浙江悠久的开化历史,优厚的地理环境与特有的发展历史三者相互利用的产地。本文钩沉史料,探究“浙派语文”史迹,一展“人文浙派”之风采,用见微知著的方式彰显母语传习在地域传统上的特色,以便进一步推进语文教育研究在国际视野下的本土开发。
【关键词】人文浙派 浙派语文 “浙派”史迹
“浙派语文”是语文教育在浙江地域所形成的一种流派。所谓“流派”,是“指学术、文艺方面的派别”(《辞海》)。形成派别的原因主要是在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下,与语文教育相关的研究者、实践者难免会有相接近的学术观点、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等,彼此自然地结合起来,就会形成某种相对稳定并显成熟的特色。当然,“流派”的具体形成原因很多,有因血缘关系,即祖亲相传形成的;有因业缘关系,即师徒相授并逐渐扩大规模形成的;有因友缘关系,即由志趣相投的朋友结社而形成的;但更多的还是因地缘关系形成的。这是因为多数流派,其成员主要还是会受地域的影响而走得很近,即使是血缘的、业缘的、友缘的流派,从深层分析,也往往难以摆脱地域的影响和制约。
由是观之,“浙派语文”虽立足于课堂,但却是浙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态的综合反映。特别应当指出的是,“语文”不是一般的学科,而是母语课程。诚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指出的,“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所以,它无疑会比其他课程更多地受到地域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也就更容易形成某些地域特色。那么,浙江语文教育是否可以凭借自身特色形成流派?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首先是由浙江不一般的地域和历史条件决定的。这里应当特别指出的有三个方面。
一、浙江较早开化和悠久历史使浙江的语文教育有了扎实的根络
浙江大地不仅是华夏文化发祥地之一,而且还是东方文明兴起的地方,更是遍布于东南亚一带的“百越文化”之源。距今约7000年前存在于宁绍平原的河姆渡文化,距今约6000年前存在于杭嘉湖平原的马家浜文化,距今约5000年前存在于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三个类型的文化交流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吴越文化之主流。其影响不仅在于全国而且远及东南亚一带。随着历史的推进,吴越文化之后又与存在于浙江中西部地区与浙南瓯江流域的两个文化体系相互影响,建立起可与黄河流域中原文化相媲美的史前文明。浙江的良渚文化已被公认为与黄河文化同为中华文明的源头。
浙江悠久的历史带来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开化,自然也就有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使浙江较早成为人文荟萃的文化之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两国争霸,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唯求复国雪耻,于是“十年生聚,十年教训”遂成国策。由此可见,在当时人们已懂得通过教育来振兴国家。西汉末年,北方战乱,不少士族和大批农民、手工业者避乱到江南,开始了中原文化与吴越文化的融合,使浙江的文化教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东汉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上虞县境内已有书馆,史传王充“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东汉永元年间(公元89年至105年),吴会地区更是“学风炽盛,人才备受重用”“习经者以千人数,道路但闻诵声”。东汉后期,在天台县建有高察读书堂。西晋太康年间(公元280年至289年)创建了平阳县学官,东晋太宁年间(公元323年至326年)创设永嘉郡学……这些均属于浙江境内最早的地方官学。由于当时的教育都是以语文为基础载体的,“浙派语文”的历史渊源之深,也就自在情理之中。
二、浙江得天独厚之地理环境造就的性格力量和开放意识为浙江的教育提供了滋养
浙江是一个海陆兼备的省份,陆地海岸线长1840公里,沿海有大小岛屿3061个,其中居人岛屿200余个。陆地面积中平原与丘陵占23.2%,气候温和,物产富饶。特殊的地理环境,令浙江先民既要与洪水搏击,又要与海潮争斗。筑堤塘、开河渠、战滩涂、辟粮田,硬是在战天斗地中造就了浙江人民勤劳、踏实的开拓精神和生活态度。由此形成的性格力量,也自然地表现在教育文化及其他事业的发展上。这也就是为什么改革开放之后,在浙江这块土地上能如此快速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一直走在改革开放的前列。
同时,浙江滨海的地理优势,也促成了浙江开放的民情。如鸦片战争后,屈辱的不平等条约使宁波成为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一方面,它使通商口岸率先受到列强的入侵和凌辱,另一方面,西方传教士的到来也传播了西方文化。他们把创办学校作为传教的手段之一,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九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doc
- 九年级语文质量检测试题(二).doc
- 九江学院三年制医学实习生心理状况的分析与干预.doc
- 乞力马扎罗山的“爬行动物”.doc
- 也让数学课堂插上“隐形”的翅膀.doc
- 也论曹丕的文气说.doc
- 也说文学作品中的乡愁.doc
- 也谈“做一名不是教师的教师”.doc
- 也谈“工匠精神”进校园.doc
- 也谈《散步》之美.doc
- 岸基供电系统 第4部分:工频电源.pdf
- 人教版八下英语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_测试卷.docx
- 热带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木薯.pdf
-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 渔用气胀救生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大练兵语文试卷.docx
- 食品安全-花椒籽油 (2).pdf
- 2025年海博思创分析报告: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pdf
- 地理标志产品 宽城板栗.pdf
文档评论(0)